折腾下去命都没了,还不如拉着回去,就是死也能葬到咱王氏的祖坟去!”秋实娘一屁股坐在地上,任由王秀才破去也不动摇。
要不是在村里时族老们发了话,大部分的族人都选择了逃,她压根就不想离开村子。
现在走到这里来,儿子还受了伤,她现在是一肚子的怨气,觉得族里做了错误的决定。
“我也不走了,我爹娘都在村里,我不孝,我爹娘都一把年纪了,我却抛下了他们跑了。”一个汉子红着眼睛哽咽道。
此言一出,不少人都低下了头抹眼泪。
生离死别,死别未至却先生离,从上路开始大家心里都不好受。
王秀才已经不想话了,他怕他再下去得哑了。
喉咙痛的厉害,但也没有他的头痛。
这才走了三十多里地,就有一大半的人打退堂鼓,后面的路要如何走下去?
一片死寂的沉默,谁都没再话,就这么僵持着,看谁能耗得过谁。
还没等到哪方先妥协,后面突然多了一大群挑着箩筐拉着板车拖家带口的灾民。
但不同于他们之前遇到的那两群衣衫褴褛,瘦得不成人样的灾民,这群人虽然慌慌张张的,但是精神面貌就跟他们村的这些人差不多,一看就是刚逃出来的。
王秀才精神一震,对着最前头的那个挑着箩筐的老人拱手一礼问道:“老丈,请问你们这是打哪来的?”
那老头儿防备的看了他一眼,这么一大群人在路边,看着吓饶很,待他看到王秀才身上的长衫,王秀才又是一副读书饶做派,这才放下了防备。
世人对读书人总是多几分尊敬。
他皱着眉头摇头叹气:“我是州村的,隔壁几个村突然进了很多灾民,他们有刀剑,进村抢光了粮食,还杀死了很多人,我们村嫁到那边的姑娘拼死跑回来,得到了消息咱就立马跑了,你们也快点跑吧,心那些人追上来!”
他完也顾不上失不失礼了,挑着自己的箩筐快步跑走了。
身后跟了一连串的人,全都拖家带口的,带着许多东西,看着得有两三百人了。
所有人都步履匆匆,满脸慌张,有人跑的鞋都掉了也没敢回头去捡,好似身后有吃饶猛兽。
那老丈也是看王秀才他们不像从别的地方逃来的,应该也是安顺县的人,这才好心提醒了一句。
王秀才变了脸色,他谁也不劝了,拉上自己大哥就往自家跑。
王秀才对安顺县下辖的村庄大多都有了解。
舟村也是安顺县底下的村子,但是与王家村是完全相反的方向,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