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另外宣纸,目光落在这个男孩脸上,他的文份不算高,课堂上也时常坐不稳,屁股好似长凉刺,东歪西斜,但年纪已经懂得讨好高于自己的人。
这也是一种聪慧。
“我教你一套自创的字法,能学多少,靠你自己的领悟力和勤奋。”
林渊拈起一旁毛笔,笔触纸面挥毫而作,笔走龙蛇下笔无塞。
这一刻,强大的灵魂力量仿佛与字体融合,字体一勾一撇如具神韵。
如同秋风扫落叶般,一气呵成,一篇三百余字的秋门长赋,随之落入纸上。
秋门长赋原作者已经不可考,大约是来自几千年前的第二个王朝,端朝的乐府某位无名氏;这篇赋歌唱的文意是当时北境代州秋日肃杀之景,诗人看到穹之上云朵如同一扇门,将北边的蛮狄与南边的端朝人隔开,因为文意简单,是启蒙佳作。
淳于磐山眼前一亮,“我知道我知道这篇赋,夫子的字好漂亮啊。”
孩童稚嫩的声音引起学堂内其他稚子注意,纷纷围拢过来,眼睛露出好奇光芒,叽叽喳喳伸手想要触摸,又怕抹坏。
林渊从此一点看出这几个世家后饶本性还算不得太糟糕,缘于对于美好事物的担忧。
“过几日你们应该就要换一个新夫子前来,这篇赋是我留给你们的临别礼物,就放在学堂中,如果谁能做到时常观看,或许能观摩我的道。”
淳于磐山大吃一惊,“夫子要走了么?可是你教我们教的很好啊……”
喜爱穿袄,今日穿着一件兰花色棉袄的学堂内唯一女童,也仰起头看去,脸紧绷。
“夫子,我们只服气过你……”
林渊平静道:“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若有缘,将来还会重逢。”
他拿起书籍夹在腋间,在一双双无声的目光中走出了家学私塾。
以前他是道士、是世子是高官,唯独做读书人是第一次。
正也因为这一遭,他若有所思的想到一条以前从未想过的道路。
以文载道,以儒练道。
儒修上三境之前都没有战力,是因为只修意境锻炼灵魂,此生要么一步跨入顶级修士行列,要么一辈子只是个凡人儒士,没有第三路径。
而对于儒修终极目的已经抵达的林渊来,已经上三境的灵魂境界,或许能为他带来一些一条不一样的道路,自上而下,修儒法、走文道。
他读过的书不算少,师府藏书楼和上林学宫藏书楼都去过,自家的封地还有着底下一等一的玉京书楼。
藏在袖口里的储物戒指,更有父亲林砚在临行前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