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斤米粉。
有贩挑着胆子叫卖“巴撑助了,又香又甜艾”
怎么把这个美食忘记了,艾买了一个尝了尝,味道不错。
艾记忆最深的是前世冬年过节,爷爷都会拉着她一起做这个食。
这是艾家乡那个镇一带的特色美味吃。巴撑助也叫石头大饼,行军饼、土匪饼。
巴撑助是用粘米、糯米、黄糖为原料,经浸泡、上石磨磨浆、搁水、揉搓、滚圆、摊饼、煎烤等工序制成,因在煎烤时用锅铲拍打,故名又称拍撑助。
艾叫住贩,得知贩家里同族兄弟都是这个的,他是闲时挑出来零卖。
艾定做了个巴撑助,约好送货时间地点。
艾回到空间,清点了一下现有的物资。收获了两次,除去做米饼米粉,巴撑助送出去的米。
现在还有差不多斤粘米,多斤糯米,本来有多斤细细的米糠,母猪生了十一只猪仔,吃了一些,还剩一万多斤。
件棉大衣,条棉裤,10斤重的被子1500张,花生油斤,各种水果干差不多3000斤,鱼干虾干晒得多,大概6000斤。
加上定做的几万个米饼,3000斤米粉,张巴撑助,还有几百斤自己炮制的各种药材,上百年的野山参就有十几根。
不看不知道,自己竟然积累下这么多东西,也算颇有家资的一员了吧,虽然没有现钱。
虽然可以住在空间,但是总有不方便进来的时候,艾还是收拾了一下。
艾打算去沪市,岭南还没有铁路,也没有大巴之类的公共交通工具。只能走水路经过广府,再坐船去往沪剩
艾把头发剃成男式短发,眉毛描得又粗又黑,点上一些汗斑,穿上臃肿的棉衣,站在人群里就属于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一员,不惹人注意。
买了一张船票,提了一个麻布袋子,出发了。
几后,顺利到达沪市码头。
艾就近找了个旅馆住下了,一路疲惫不堪,艾简单吃了碗馄饨,看着夜色下的沪剩
此时的沪市,夜生活才刚开始。此时的沪市压根不像刚经历过一场大战的样子。
不,应该有钱有势之饶生活,没有一点像战乱后战区百姓狼狈求生,混沌不堪、今夜不知明日的样子,他们的生活依旧灯红酒绿,奢靡无比。
旅馆下还有很多瘦的青筋暴起,脸上无二两肉的车夫,今可能都还没有吃过一顿饭,却在黑夜里忍着饥饿,两眼期盼着有人雇车,好挣上几个铜板。
很多人幻想着穿越到民国沪市,追求一段轰轰烈烈的浪漫爱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