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关注和心血。
而在岑契提出这个问题后,姬叔明以及其他教习,也纷纷表达了类似的意见。
姜逸这才想起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这个时代的教育,主要还是采用师教徒学,类似于师傅带徒弟那种,就算是影班教学”,也仅限于极少数情况,人也不多,最多也就十来个人。
因为人再多,教习的精力就跟不上,无法关注和指导每个人。
这种教育方式,确实有其好处,可以让教习精准的把握每个饶情况,然后一对一给予指导,但是缺陷也非常的明显,那就是效率太低。
如果中央大学堂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恐怕就是累死也忙不过来,也难怪这些教习会感到为难。
姜逸整理了一下思路,轻松的笑着道:“学堂学子确实多了一些,不过这是好事,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我们宗虞会涌现一大批有用的人才!至于如何教导这些学子——”
“我建议按照每个学子的年龄,掌握知识的情况不同,分成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每个班级的人数可以多一些!教学的方式也可以改一改~~”
设立一周的概念,每周七,每设置不同的课程,上六休一。
每教学时,不同学科的圣道滚动式教学,从幼童启蒙一直到更高的年级,逐级提升教学和学习难度。
姜逸将现代教育体系中,中学的教育方式,稍微改了改,然后讲了出来。
原本姜逸还担心教育方式改革太大,大家会难以接受,所以在设计教育大纲的时候就有所保留。
如今看来,还是要引入现代化教育理念啊!
“这~~”
一众教习在听姜逸解释完后,一个个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惊和不可思议。
有些事情其实很简单,但是如果不透,你却永远都不会知道。
传统的书院和私塾式教育,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深入人心,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教育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然而姜逸却随口就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且对于中央大学堂来,这种教学方式,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中央大学堂目前面临最大的就是教习人数严重不足,然而按照姜逸所讲述的教育体系,却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岑契毕竟经验丰富,当即又提问道:“只是人有贤愚之分,姜圣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可以适用于大部分人,但是对于那些赋过人,或者经善于某一圣道之人,恐怕会限制其发展!”
听到这个问题,姜逸不由的呵呵笑了起来。
这个问题可真是太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