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谈未来?姜圣想要邀请许轲,怕是要无法如愿了!
洛邑明明有书院和国子监,姜圣却又单独建立学堂,浪费钱粮不,如今学堂教习不足,姜圣就不怕误人子弟吗?”
公子欢的话音一落,人群瞬间哗然起来。
关于中央大学堂的争论和担忧,一直长盛不衰。
其间更有洛邑书院和部分国子监士子,对成立中央大学堂十分不满,故意推波助澜,所以书院的筹备确实阻碍重重。
姬叔明不止一次汇报,是洛邑知名的教习、大儒,都不愿意到中央大学堂任职,所以临近大学堂正式开馆授课,学堂的教习依旧严重短缺。
学堂之所以能够吸引人,就是在于能够传授诸子百家的圣道,能够让入学者有好的未来。
如果学堂连教习都没有,又何谈未来?
可姜逸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始终没有放在心上,只是一个劲的催促姬叔明,让他尽快完成洛邑遗孤的统计和入学,确保在大朝觐之前,完成所有的开馆教学的准备。
如今公子欢当众出了这件事,不要是外界人猜测怀疑了,就是筹备负责人姬叔明,都捏了一把冷汗。
为了建造中央大学堂,耗费了大量的钱粮,这对本就多灾多难洛邑来,是一个不的负担。
如果中央大学堂失败,不仅仅是钱粮方面浪费的问题,还有一系列问题带来的反噬。
宗虞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好评和国运,也将一落千丈。
这个时候不光是各国诸侯 ,就是宗虞朝廷的公卿官员,目光也不停的在子和姜逸的身上来回扫视。
只是大虞子自从来到中央大学堂后,似乎就变成了一个雕塑,无论下面发生了什么,他始终面容平淡,一副完全都不在意的模样。
而众人再看向姜逸时,却发现姜逸一甩衣袍,回到自己的座位之上。
就在众人以为,姜逸被公子欢戳到了痛处,恼羞成怒之时,姜逸忽然转过身,先是看了看公子欢,然后又扫视全场,缓缓道:“我曾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陛下亦曾下旨,将推动教育定为基本国策,宗虞在全面推进全民教育的政策上,一万年不动摇!
中央大学堂只是试点,未来条件允许,我们将会建造更多的学堂,让所有愿意上学的人,渴望上学的人,不分身份贵贱,都有机会入学!”
在姜逸完这句话后,现场的诸侯公卿以及诸圣世家,一个个面面相觑,无比的震惊。
而与此同时,围观的那些洛邑百姓,却纷纷欢呼起来,高呼子和姜圣的名号,气氛瞬间被拉到了顶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