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也巧,卫生局长的舅子一次在歌厅因为抢姐,和歌厅里另一伙人起了冲突,被人家追着砍。这舅子病急乱投医,阴差阳错就扎到张福东包厢里求保护。这张福东那也不知道是喝多了还是吃撑了,居然真就见义勇为起来,帮着这位舅子把事情给平了。
事情结束,两边坐下来一唠,张福东这才知道,这挨打的子不是一般人,人家姐夫是当时卫生局的二把手,后来没多久就成了一把手。这一下张福东又从副食产品领域跨界到了医疗器械。
要盖这医院时,张福东联合了自己一个做建筑的朋友,舅子这里牵线搭桥,又联系到市里一个领导的亲戚,花花轿子众人抬,轻轻松松拿下了这个项目。
因为舅子他们是草台班子,在建筑方面没有什么资质和实力,不少证件都是挂靠别人才算合规,于是他们就想了个好办法。卫生局长从中协调,特意把这个医院项目的造价压得非常低,正常情况下这根本就是赔本买卖。于是有资质的公司比如明德集团就都撤出去了。他们又雇了两家公司做了个围标,轻轻松松拿下了这个项目。
项目到手后,这边便开始不断申请追加预算。局长当然要建设高标准医院,便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在财政和领导那边都打通关节,预算就这么不断追加上去,一直追加到6个亿。
买得起马难道还配不起鞍子?本市人民群众难道不配享用更好更新更高科技的医疗科学技术成果吗?这个问题涉及到政治立场问题,谁敢随便不。于是,采购医疗器械的费用也是不断水涨船高。
总之,这一下大家赚的是盆满钵满。
后来此事败露,恰好当年分管此事的科长心脏病发死了,这一下死无对证。张福东又给这科长家里送了些安家费,责任便全推到了这个科长身上。总之,公家的钱是真花出去了,转了一圈真金白银也都落到自己人口袋里了,大家也都开心满意。
张福东经此一个项目便发了横财,但他倒是不忘本,这边挣着大钱,菜市场猪肉市场这方面的业务还都没丢。典型的大钱也赚,钱也赚,吃肉啃骨头带喝汤。因为蔬菜批发这方面的业务熟,于是便又投资建了一个更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几乎垄断了全市的蔬菜批发,以及周边几个市的蔬菜流通。
这个更大的市场便是尉迟宣前些洗劫一空的那个。
大雪灾突然来袭之时,张福东正在家里开开心心打牌。他倒不太担心蔬菜会被冻坏等问题,因为这些损失都是商户自己承担,与他关系并不大。可是大雪封门,交易量暴跌,他确实是有些忧心忡忡。不过又想到,交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