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方面是个超级高手。他为了收集信息,编了一个程序对无线通信系统接收到的信息录制下来后进行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北方人话,识别准确率基本可以在95%左右。他在程序里调用现成的语音识别模块,便可以识别并分析每一条信息。
设置好关键词,程序就会自动把一些关键的信息优先列出来。
系统这两连续收到几条信息,是关于物资收集的。
其中一段对话中明确指出:一个名桨宣和”的公司,在极寒气到来之前大量购买各种生活物资。
还有一段对话是关于白昌友的,也是他在前两三个月突然开足马力调动资源,购买了大量食材。
阿忠看了这两段信息,多少有些慌乱。他明白,麻烦大了,到底还是被人盯上了。
他赶紧又听了一遍原始录音,发现基本上和文字一样。于是他马上和尉迟宣通话,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尉迟宣。
尉迟宣正和青拿个激光校枪器在那校枪,边校枪边和霍苏璃斗嘴闹着玩。霍苏璃校枪必须实弹打靶,这激光校枪器根本是画蛇添足。尉迟宣偏不信。正在吵吵闹闹,对讲机里阿忠呼叫过来了。
一听阿忠那边有大发现,尉迟宣赶忙裹上厚外套,同时让霍苏璃陈青带着防身的格洛克G19手枪,从地下停车场就来到了6栋楼。
地下现在越来越热闹,因为暖和,有人自发在这里进行各种交易,已经有了自由市场的雏形。三人迅速从边上走过,去往6栋楼。
到了6栋楼,朱妍将三人从电梯接了上去。见了林思忠,阿忠便把情况和尉迟宣详细了一下。
并且,阿忠又找到了另外的对话,这次对话里提到了明德集团储备物资的事情,还提到信息渠道,是从政府里传出来的。
尉迟宣仔细听了这几段对话,发现从口音上来分析的话,这几段录音起码来自两组人。这样一来,事情显得更加严重,因为这明恐怕并不是有一个群体盯上了尉迟宣的物资。可以这么,盯上了这些物资的人越多,以后的麻烦也越多。
林思忠受到尉迟宣的启发,又仔细听了一遍录音,然后:
“从用词造句和语言表述方式来看,我可以很确定,这些对话里面最起码有两组对话,双方根本不是体制内人士,而更像是社会闲散人士。”
之前就有街道的、区里的领导以不同方式来询问过物资问题,看来没有不透风的墙。
人怕出名猪怕壮,被人盯上的滋味是最不好受的,尉迟宣对这个是感同身受,因为他爷爷当年就是一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