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文海小说网 > 大明,我来了! > 第33章 黄福的希望

第33章 黄福的希望

了,居然还带绿帽子,大冬的你扇扇子也不怕伤风感冒?

看见皇帝脸色有些难看,杨老三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眼睛大睁。

“爷,要不要让兄弟们上去教训教训这几个来子?”杨老三攥着拳头道。

“找个僻静点的地方,套上麻袋揍一顿。”朱祁镇恨声道。

他早就知道江南风气开化,可没想到居然开放到这等地步,一个大男人,居然恬不知耻的身穿女装招摇过市,简直辱我中华男儿英姿,是可忍朕不可忍!

杨老三狞笑着搓着大手带着三个侍卫悄悄跟了上去。

朱祁镇苦笑摇头,暗道怪不得到明末时朝廷的诸多禁令到了江南几乎成了一纸空文,崇祯想要收税,还要看这些江南豪族大姓的脸色。

时风日下,再不好好整治,那还撩。

正当朱祁镇一行人慢悠悠的走在长安街上时,南京的勋贵、六部官员已在定淮门外的码头等了足足两个时辰,不少养尊处优的官员跪在坚持不住,干脆毫无形象的蹲在霖上。

大明实行两京制,源于朱棣。当时朱棣一方面考虑蒙古族的残余势力还在北方威胁着大明王朝的社稷安危,而北平“地势雄伟,山川巩固,四方万国,道里适均”,若迁都于此,即可以抵御蒙古贵族的威胁,又可以占据有利地形,控制南方各地,所以才有了后世“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豪言壮语。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抢了侄子建文的皇位,按皇明祖训他得位不正,江南的士绅勋贵大都不服他,综合以上种种因素,他决定迁都北平,并在即为之初就改北平为北京,在原蒙元大都皇城的基础上大兴土木,大规模营建皇城,为迁都做准备。

但北直隶毕竟不是江南,大明虽然迁都北京,可江南的粮饷税赋依然占据着大明朝税收的半壁江山,为了更好的控制江南,1421年明朝迁都北京,并改北京为京师,同时复原南京的名号。

迁都北京后,出于种种原因,朱棣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并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

南京和京师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京师相同。

北京所在府为顺府,南京所在府为应府,合称二京府。

不过,南京各机构设员较少,管辖范围也仅限于南京。

虽品级与北京各官相同,权力却大大不如。时人均把南京官视为闲职,官员由北京调往南京,也往往是一种贬斥。

明中期以后,党争激化,在北京失意的官员多集中在南京。一时之间,南京顿时成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万国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