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在大明的躯干上,正在快速的蚕食着这个国家的命脉。
陈循在房间里慢慢冷静下来,提笔开始给皇帝写起了奏疏,将自己近两个月的调查结果一五一十的都奏报给了皇帝,并请示皇帝该如何整治。
几日后,朱祁镇看到陈循的奏疏,朱祁镇当场就写了两道圣旨,一道是给陈循的,在圣旨中,朱祁镇要求陈循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土地清丈必须彻底,不止百姓的土地,宗室、亲王的占地也被重新丈量,“丈国均粮,但有执违阻挠,不分宗室、官宦、军民,据法奏来重处。”
而且朱祁镇借鉴了张居的“考成法”,以强势姿态要求地方官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谁若有退位阻挠、隐瞒的,一律革职抄家查办、并且子孙三代不得参加科举。
2、清查出的隐田全部暂时收归国有,那些以前依附于大户人家的佃户,重新录籍,编写皇册,将这些隐田根据田亩、人口多少平均分配,若有剩余土地可租给有能力或人口较多的农户,隐田分配后,免除两年粮赋。这些分下去的田地不得买卖、租赁,若想卖,必须卖给官府,其他人一律不能买卖。这一条类似于后世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因为土地买卖造成的土地兼并。
3、统一亩制。原先北方存在“大、亩”现象,朱祁镇真正的目的是借“土地清丈”统一全国的亩制,一律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统一亩制”可以减少税粮征收的麻烦,杜绝磷层官员利用“大亩”牟利的漏洞。
4、在清查田亩过程中,凡是有挂靠在官员、有功名人身上的田地,一律充公,并且这些官员、有功名的人全部割除功名官职,五代以内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并且限期让他们缴足历年积欠的赋税,不交或者交不上的,直接抄家。这一招太狠了,别五代了,三代恐怕这些人就沦为彻头彻尾的平民百姓了。
朱祁镇的想法很简单,要么不干,干就干彻底,反正自己是个穿越货,我才不在乎什么名声,名声是什么,咱不知道,名声有老百姓吃饱穿暖重要吗?有国富民强重要吗?所以,干就完了。
其实这四点也有缺陷,朱祁镇经过再三考虑,还是暂时放弃了让藩王交税的想法,现在还不时候,若逼得急了,这些藩王还真能给自己闹出不少麻烦,得先哄着他们,不能过分刺激,如果他们识趣配合清丈行动,自己主动交出隐田和人口,自己不介意给他们发个锦旗,若不识趣,他不介意拿出祖宗家法来和他们讲讲道理,毕竟老朱家的人最讲道理了。
另一道圣旨是给龙吟、龙兴、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