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那边的朋友吧,他们那边好像有人开始试着养殖了。”
“行。”二舅闻言大喜,有熟人就好办事。
秦大河这正好有个湖北代理商是潜江那边的,刚刚还通过电话拜年呢,现在打过去问问人家立马就说了。
前年就有不少人在搞养殖,和良种场合作的。
虽然是全程指导,但产量太低了,一亩地三十斤虾种,只能产出200斤样子,大部分人都亏了。
潜江的龙虾本地价格才两块五,除去虾种和喂食的成本,一亩地赚三百块都够呛。
“你们那边喂食的都是什么?不能套种一些农作物吗?”秦大河好奇的问道。
后世他们东乡就是龙虾养殖基地,因为耕地属性不能变化,很多人都是套种了一些水稻,然后养龙虾的。
水稻产量没人在乎,每年土地补贴加上卖龙虾,比光种地赚钱多了。
只要摸清了规律,本地化养殖确实有搞头的。
“和鱼差不多,前期高蛋白,杂鱼、螺蛳打碎了喂长的快一点,谷物喂养慢一点,现在还没人赚到钱,全靠良种场补贴呢。”
“策,你们那良种场还给养殖户补贴?”
“是啊,不然谁给你实验。”
“好吧,咱们可没这个好事儿。”秦大河苦笑一声,五爷讲过,他们本地良种场经常搞一些实验鱼种卖给养殖户。
不买还不行,青鱼鳜鱼苗搭售的,和人家简直不能比。
挂断电话,把湖北那边的养殖情况给二舅说了一声。
“真不行你弄个一亩出来先实验一下,套种水稻试试呗。”
“等那边开始赚钱我再干,强子那边都讲了,现在吃小龙虾的人越来越多,过两年肯定涨价。”二舅信心满满的说道。
秦大河点了点头,龙虾确实有搞头,但本地虾虾壳厚,肉又老,只能等湖北那边的青壳虾养殖案例成熟了。
从二舅家告辞,继续往前一路到了老丈人家里。
娃儿夫妻俩已经在吃糕点了,他是吃不下了,拿个茶叶蛋意思意思就坐下说话。
三例年都这样,早上吃面条,上午来客人了吃茶叶蛋和糕点,中午晚上吃年夜饭的剩菜。
“哥。”娃儿一脸喜意的说道,“宝儿怀孕了。”
“哈哈,终于揣崽子了。”秦大河极为高兴。
奶奶最大的心愿就是娃儿能结婚生子,想必听到极为高兴。
“什么时候查出来的?”
“昨天夜里。”宝儿笑着说道,“我晚上吃油了一直心里不舒服,就给自己摸了摸脉,没想到真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