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八,阴。
眼瞅着便要酉时,低垂的穹顶已然逐渐西沉,身着常服的大明子朱由校立于窗柩旁,盯着外间随风摇曳的落叶,迟迟不发一语,脸上的表情有些阴郁。
见状,默默立于乾清宫暖阁角落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便是苦笑一声,心翼翼的整理起案牍上有些凌乱的奏本,满是褶皱的脸上夹杂着些许同情。
前几日,随着子正式下旨,驳回了辽东巡抚周永春回乡丁忧的奏本之后,子与外朝大臣之间的\"蜜月期\"便是彻底宣告结束。
尤其是当御马监提督魏忠贤于西苑豹房大刀阔斧,整饬\"腾骧四卫\"的消息传出宫后,外朝的大臣们更是为之沸腾。
风闻奏事的御史言官们就好似嗅到腥味的猫一般,顿时来了精神,将奏本不断送入宫郑
其中言辞最为犀利者,更是将矛头对准了继位不过十余日的子,诸如\"拆毁豹房\",\"专心读书\",\"虚心纳谏\"等字眼,看的他这位司礼监掌印都是心惊肉跳。
\"树欲静而风不止呐..\"轻叹了一口气,朱由校将目光自远处夕阳余辉收回,转而盯着身后被重新摆放整齐的奏本,脸上的表情很是无奈。
饶是早就知晓东林\"好斗\",但他也没有料到,这才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志在\"众正盈朝\"的东林君子们便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排除异己\"。
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重兵云集的辽镇,弹劾辽东经略熊廷弼的奏本可谓是络绎不绝。
不过令朱由校稍有些意外的便是,任凭朝中御史言官\"挥斥方遒\",包括内阁首辅方从哲在内的三位阁臣却是无动于衷,迟迟没有下场。
对于内阁首辅方从哲\"冷眼旁观\",朱由校心中多少还有些预料,毕竟在他看来这位独相七年的三朝元老已是有些心灰意冷,只等着朝中御史言官\"弹劾\",便会顺势引咎辞职,回乡终老。
事实上,近两日朝中也确实渐渐有怜劾内阁首辅的声音,认为其独相七年,始终碌碌无为,并间接导致了先帝殡,实不配继续担任首辅一职。
只是因为朱由校才继位不久,首辅方从哲有\"从龙之功\"傍身,兼之朝中言官的重心皆放在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