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仅是因为船更复杂,还因为第一次造这么大的船,经验不足,加上场地和各种设备也还在逐步完善。
听孙青松的意思,估计最少还得半年,货轮才能把框架建造好。
这种东西也急不来,俗话慢工出细活,越忙越乱,林涛也没催,毕竟是第一艘十万吨级货轮,还得积累经验,慢一点也没关系,主要是得稳,不能第一艘造出来就出了问题,到时候损失时间和钱不,还容易闹笑话。
南方的气原本就热,在船坞工作更热,有些地方露焊接,白钢板能把拖鞋给烫化了。看到现场工程师忙碌的身影,各种焊接和切割工人汗流浃背,林涛又以个饶名义拿出了十个亿,让增加工饶奖金福利,还要提高生活质量。
虽然十亿看起来不是很多,不过这都是给工饶福利,工资几乎能一下提升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又让孙青松跟咱们国内的空调制造企业联系下,让他们帮着打造一套更强的制冷设备,至少让工人在工作的时候能凉快一些。
没料到林涛对工人这么上心,当孙青松把这个消息出去时,现场瞬间迎来了一片欢呼和叫好。
出来工作,不都是为了混口饭吃,冒着中暑的风险加班,不都为了让家里的老婆孩子能生活的好点。面对林涛这样实质性的奖励,谁能拒绝。
这也让船厂里所有人都打心眼里觉得跟着林涛干是对的,也都下定决心要好好干,把船造好。毕竟干着同样的工作,工资却比同行多百分之二十,生活条件也更好,谁愿意失去这样的工作。
在船厂走了一遍,跟几个主要的技术主管也聊了一下,大致没问题,有困难,但都能克服。
听到这样的答案,林涛心里就有底了。
参观完船厂,回家后林涛又给核能研究所的曹学荣教授发了邮件。
得到回复实验稳步推进,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出结果。
林涛很是满意,又询问了资金情况,曹学荣表示没遇到什么大的技术难题,资金暂时够用。
一切都在推进中,关了邮件。
林涛喝了口水,正准备下楼,付若曦提着两套用衣架和防尘罩罩住的衣服走了进来。
一套晚装,一套西服。
付若曦把西服递给了林涛。
林涛疑惑的接过道“干嘛?”
“晚上白晓燕生日,这是我在金姐那里给你订制的衣服!”付若曦。
看着一身白的西服,林涛有些无语“生日随便穿就行了,弄这么隆重干什么?”
付若曦白了一眼“今晚曹军会给白晓燕求婚,还有节目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