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天时地利与嘉定
震天的欢呼声,在嘉定东门响起,象征着大明的日月旗,再次飘扬在了这座由真腊人首建,华人完善的大城城头。
这座城,不但是华人在湄公河平原辛苦开拓的见证,还是广南人经营此地的镇守之基。
但现在,它落入了莫子布的手中。
而以明香人为主的华人在欢声震天,广南人则如丧考妣,他们惊恐的拖家带口从城门,甚至从城墙上缒城而下。
但绝大部分都被当场逮住,然后就是刀枪棍棒一齐招呼,无论男女甚至老幼,无一幸免。
黎光宪知道这是个绝佳的机会,他还是穿着那沾满泥巴的青衫,赤着大脚飞奔到莫子布马前。
“驸马爷,自古未闻有仁德者未入城而先杀百姓也,嘉定乃是真腊旧地,丁口稀薄,杀戮过甚则有伤屯垦。
驸马外祖家艰难,乃阮褔潭、宋褔洽等人之罪责,还请不要牵扯太广,以免伤了汉人根基。”
十二岁的黎光定也跪在地上喊道:“是否有罪,应当付有司论罪,岂能任由百姓行私刑,此一伤驸马忠义仁德之名,二害天兵军律禁令,诚不可取。”
此时的安南人,对于自己的身份,是有非常灵活立场的。
当北面的中央王朝强硬想要收回交趾的时候,他们就自称是越人,以增强地域属性,团结乡人,抗拒朝廷。
若是中央王朝不想动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自称南人,把汉人称为北人、客人,做着大小中华,甚至南北中华的美梦。
而在他们遇到占婆、真腊、上人等他们心中的蛮夷种族时候,又迅速把自己和北面的汉人归于一类,声称大家都是汉人。
比如几十年后阮朝明命帝,就曾经常下诏说:
‘镇西,边疆重地,朕一视同仁,欲使番民早染汉习,均沾王化。使之耳濡目染,日感化而不自知,方是用夏变夷要着。
古占城之国耳濡目染,渐入汉风,若加之政教,用夏变夷,想不出数十年可使与汉民无异矣。’
这就叫做小中华,这就叫做灵活。
所以,黎光宪、黎光定兄弟这种已经京族化的汉人后裔,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很自然的把广南人也称为汉人。
这也是南洋华人常用唐人自称的重要原因,避免自己跟越南人混淆。
莫子布一想也对,不提欺压明香人的是广南人高层,下面的穷苦农夫连帮凶也很难算上的情况。
就算是有罪,那也应该明正典刑来审判,该杀就该杀,该罚做奴隶、苦役,就罚。
确实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