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一票小国一起行动,有些小国,甚至还有没有中原一个县大,根本就是暹罗控制的。
这样做的好处不少,对于暹罗来说,此时的朝贡,也可以算是一场单方面获益的经济活动。
多拉几个小土邦的话,他们自然是没钱组织大海船北上的,那么暹罗就可以吃掉他们的份额多赚一笔,多得一点紧缺的战略物资,当然还有中央王朝的赏赐。
同时,对于中央王朝来说,来朝贡的国家多一点,面子上总是要好看很多,只要你不是几个月就要来一趟便行。
所以郑信给的这个使者指标,综合下来就是每年可以赚个一两万两银子左右的好处。
最后则是郑信给出的最大诚意了,陪郑莫赛来的人有两个。
高个子正是与莫子布长时间配合作战的断剑披耶陈联,另一个就是他从阿瑜陀耶城救出来的黄(銮)真。
“阿联,阿真,你们怎么来了?”莫子布大笑着迎了上去。
其实莫子布在暹罗,不是没有派系的,比如眼前的陈联和黄真,加上郑敏成、披耶宋加洛。
还有几个非潮州系的闽南商人、小贵族,甚至现在被郑信当做禁卫军大将的坤阿拍耶勃底都可以算。
只不过莫子布无意深度参与暹罗的政斗中,所以他们并未真正成为派系,一般有事也都跟事实上的吞武里朝宰相,昭披耶碧武里郑敏成联系。
而其中能力最强的,就是陈联和黄真两人。
陈联武艺高强,统兵能力也算一流,乃是澄海人,也就是后世汕头人。
澄海算是潮州人中的一大派系,因而对潮州内部,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黄真的在指挥作战上要差一点,但祖上一直是暹罗高官,父祖两代都是阿瑜陀耶城南的大税务官。
因此黄真从小就是被当做官员培养的,有很强的行政能力,经济上也颇有心得。
指挥作战差一点,但他能团结人,这在阿瑜陀耶城南被缅军围攻数十日他还能稳住军心上,就可见一斑。
陈联把手一拱,“郑王这边,该打的仗,已经打的差不多了,呆着也无甚意思,听闻大王要打回广南去,陈联带了两千兄弟,特来求收留。”
莫子布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陈联原本是郑信身边最得力的干将,因为他能打。
但是政治上嘛,多少有点太粗糙了,本来就玩不过通,加上又经常被派来给莫子布打配合,因此就更受排挤了。
以他这种纯纯武将的风格,你让他老老实实在巴蜀府当个披耶,估计能把他憋死,他本人也不愿意在屈居于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