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子布看了郑信一眼,“外父日后,也要多注意这一点。”
他说的有点隐晦,郑信自然是没听出来。
这位暹罗王的内心翻腾着,他还是难以接受,莫子布突然从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变成了如今这样。
相比起郑信,冷酷、清醒,能用理智压制住感情的莫子布,更像是一个干大事的君王,一个政治机器。
而郑信,他与莫子布的情况一样,都属于那种非常意外的崛起,然后在种种机缘巧合下,非常快速,甚至称得上很轻易,就拿下了绝大部分人一生都不会拥有的东西。
在这个迅猛的过程中,郑信的心理建设,始终没跟上他获得的权力和地位,导致他总是不能在关键时刻,将个人感情与国家利益分割开。
历史上潮州人大量涌入暹罗,他处理不好导致纳真集团和他分裂。
关键时刻选择心软,明明占据优势,却要冒险承诺落发为僧,希望能感化对方弥和冲突,而不是立刻消灭叛党,结果导致被野心家挟持,
这些,都是郑信为人最大弱点的集中体现。
他是个好人,好领导,好长辈,也是一个英雄,如果生在中原王朝平稳期,或许可以做一个汉明帝,宋仁宗那样的好皇帝。
但命运,把他选择在了情况异常复杂的十八世纪暹罗。
这种感性一面非常充沛的人,如果是个普通人,那充其量不过是个有些矫情的文青,或者是喜欢作的搞艺术的。
但在君王身上,有时候就会非常致命,大大降低执政的容错率。
而这种性格,在一方面受了挫败之后,又很容易极端到另一面。
果然,郑信觉得念头非常不通达之后,突然有些愤恨难平看向远方,随后说道:
“子布昔日那么支持我,是早就想到这天了吗?”
郑信指的是把安戴地区分裂走。
莫子布只能苦笑,他确实是想到了,但那不是别的,是因为他开了天眼。
“外父,未来之事,何人能料。子布追随您,一开始是想着给咱们这些流落南洋的唐儿,建一个太平天国。
我原想着,能做一个披耶,娶了诗诗,再把富贵传给子孙,此生就算圆满了。
可是到了今日,我收服了下缅甸,打杀了白象王,数万精兵随我刀山火海转战万里。
若我只作一个披耶,他们呢,他们怎么办,难道让他们立下了这样的功劳,最后就作一个小小的坤,甚至万?
这不是子布非要做帝王,而是我不得不做一个帝王,如此才能让下面的人做公侯将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