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东南亚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
各怀鬼胎、离心离德,甚至尔虞我诈,这就是围城缅军的现状。
表面看起来是人性使然,但核心是统帅控制力不够的表现。
因为检验一军统帅能力的最重要标准,就看你能不能在关键时刻掌控全局,能让下面的骄兵悍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有难处有硬骨头时,不是各怀鬼胎,而是个个争先,奋勇上前。
这也是历史上往往同一支军队,但在不同的人手里战斗力天差地别的原因。
于是,城南的华人志愿军都开始出城渡河了,苏基的军队还在磨磨蹭蹭的列阵。
主帅梯诃波底连续来了几波传令兵催促,最后甚至有人手持主帅命令前来督战,缅军南大营军才终于开出军营前来作战。
莫子布一看缅军旗帜散乱,队形不整,号令不一,连野战炮都没拉出来几门,骑兵更是缩在步兵后面装样子,就知道这仗打不大。
陈光耀更是在旁边大笑着说道:“对面缅军主将倒是个识趣的,咱们连派信使过去都可以省了。”
“勋爵,在下建议可以等他们走到五百米的时候,枪炮齐发一轮,这样他们就又会停下了。”布鲁诺中校立刻建议到。
莫子布采纳了他的意见,缅军走到五百米左右,莫子布立刻枪炮一轮以示警告。
缅军压根连毛都没伤到,立刻呼啦啦的就撤了下去。
顿时,战场上除了火烟在飘荡以外,还有令人尴尬的默契之风。
“给李广才发旗号,让他以最快的速度掩护城南华人出城,还要谨防城南附近水寨驻守的那几百缅军出寨攻击。”
莫子布有条不紊的开始下命令,而缅军那边,可能是觉得这也太过儿戏了,完全交代不过去,只见令旗晃动,传令兵来回穿梭,很快缅军又组织起来了。
这次过来的,大约有三千多人,摆出前二后三五个大方阵,前排皆手持火枪,后排手持刀剑,阵型还很严整。
但是,前排的火枪是燧发与火绳夹杂,显然并无多少硬拼的决心与能力。
炮兵依然在最后,一群士兵推的面红耳赤的,行进速度并不快。
倒是骑兵两三百从方阵两边绕出,一副想要夹击的样子。
“走到两百米火炮准备,结大方阵,防备骑兵冲击!”
莫子布迅速判断出正面的步兵不会是作战主力,倒是骑兵可能会来尝试冲击一下。
因为他拿着望远镜,准确观察出了缅军火枪手中火绳枪和燧发枪夹杂的情况。
要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