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六礼,每次都起码要有一对大雁。
“还请师兄帮我挑个吉日,上门纳采问名。”
“好,通婚书你要谁写?”
“一事不烦二主,也请师兄帮我写。”
孙伏伽倒也答应的痛快,于是跟李逸商量了一下这三十二种纳采礼物。
孙伏伽帮李逸挑了个吉日,三日后,九月十八,好日子。
李逸也是立马回家,开始准备这三十二样礼物和一对大雁,这些东西还不是娉礼,只是提亲礼。
好在东西虽多,但长安东西两市都能买到。
三天后,
李逸接上孙伏伽,带着一对大雁,后面跟着家奴,肩挑车载,拉着三十二样礼物,每样八份,来到了杜如晦宅。
郭氏对这些礼物看都没看一眼,
拿出杜十娘的生辰八字,让当场就合两人八字,这种事当然没有说合出来不合适的,
于是乎,纳采、问名、纳吉,六礼直接就过了三礼。
郭氏看着李逸,提出彩礼要求。
“我京兆杜氏,乃关中六姓之一,门望素高,议婚之家非耦,得纳财以陪门望。”
陪门财,
孙伏伽也没想到还有这一出,
李逸保持礼貌,“不知陪门财要纳多少?”
“我知你穷道士出身,也无多少钱财,陪门财便只要一百万钱。这是陪门望的,少不得。”
一百万钱,那就是一千贯。
现在长安西城的三亩大小的宅子,可以买十套。或是东城买套十亩的带园精致宅院。
李逸一口应下,“好,”
“彩礼你们自己看着随便给,但陪门财这一百万不能少。”
陪门财不是彩礼,而是两家结婚,门望相差太多,低的要给高的,不一定非得男给女。要是女方高嫁门望更高的男方,也要给。但这种情况,一般只发生在顶级的门阀世家,一般婚姻中是没有这种所谓陪门财的。
甚至顶级门阀里,收陪门财的也多是旁支庶出,真正的正宗嫡系,根本就不会结门不当户不对的亲。
孙伏伽见李逸应的痛快,便也没再多争论,
最后双方议定,陪门财一百万,彩礼也价值百万,结这个婚,李逸得出二百万。
而当谈到嫁妆的时候,郭氏的回答让孙伏伽差点没忍住动怒,
郭氏说没有嫁妆。
李逸拉住师兄,风轻云淡的道:“既然时间仓促,杜家来不及准备嫁妆,那也没关系。
明日仍是吉日,那我们明日会带着娉礼、陪门财和大雁来纳征下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