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行动将让他成为众矢之的,背上沉重的骂名,但只要他能够顺利实施,就能够利用这份权力让自己更进一步,巩固在郑军中的地位,甚至借此机会进一步削弱那些不满他的势力。
“李将军放心,这件事交给末将来办,再合适不过。”郑鸿逵低头答道,目光中透着一股坚定和隐隐的野心:“华安、漳平,乃至全州的各大城市,虽不如福州富饶,但依然是商贸重地。那里有大量的商贾富户,这些地方的大户人家中,必定不缺银子。”
他略微停顿,继续说道:“这些商甲手中积累了不少财富,我们若能将其控制,便能进一步稳定我军的后勤供应。”
“嗯。”李霄林点点头,显然对郑鸿逵的计划很是满意:“郑将军,你有这份心,张将军自然会铭记于心。不过,对于那些支持咱们的地方乡绅和商贾们,我们还是得小心应对,千万不可做得太过火。”
他放缓了语气,提醒道:“你一定要注意,别说是军饷,最好说成是认捐,那样让他们自愿地贡献。不要让他们有任何反感,否则局面会更加复杂。”
李霄林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警惕:“最重要的一点,千万别伤害无辜百姓,也不要轻易杀人。”
郑鸿逵听后,心中一凛,李霄林的话提醒了他这场行动的敏感性。他虽然心有打算,但也并非完全不知轻重。他当即点头道:“明白,李将军。”
郑鸿逵在心中绷紧了一口气,自己能否稳住这一局,能否继续晋升,关键就在于如何应对这些地方势力的反应。如果能巧妙地运作,既能收取足够的资源,又能保持表面上的正义,那便是双赢的局面。
说完这些,郑鸿逵便带着自己的队伍继续向前推进。
此时,华安城内的情况早已不同以往。
自从李霄林和郑鸿逵离开华安,继续追击洪旭后,城内便由留守的部将赵正东负责指挥。在这些部将的安排下,华安的平民生活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然而在军事上却早已严阵以待。
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变故,赵东派遣兵马在城内设下了多重防线,确保城内的安全。而更重要的是,城内的明军伙兵们也早已开始动手,准备充足的粮草和物资,这些粮草正是洪旭原本为自己留存的应急补给。
洪旭此前本打算固守华安、漳平等地,等待郑芝龙的援军前来救援。为了确保这些城市的防守,他准备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希望能够在城池被围困时为自己提供足够的支持。
然而,随着明军的进入,洪旭原本的计划瞬间崩塌,而他未曾烧毁的物资,也成了明军的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