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以西的岸边悄悄设伏,随时准备截断他们的退路。
多铎完全没有意识到,无论他选择哪个方向,最终都无法逃脱朱慈烺的掌控。
所有的路径,所有的决策,实际上都在朱慈烺的预料之中。
西面的战事延缓,正是为了让多铎相信突破的可能性,而实际上,朱慈烺在等待一个最合适的时机。
一旦清军主力出动,朱慈烺会立刻下令早已蓄势待发的两个混编营和两个骑兵营迅速发动全面进攻,将清军彻底包围在狭窄的区域内。
多铎以为自己在实行巧妙的计划,但殊不知,他的每一步行动都在朱慈烺的掌控中,这场突围注定是一次无望的挣扎。
“天佑大清!“
多铎心中默念了一声,尽管他心知此刻形势凶险,仍抱有最后一丝侥幸。
他带领着亲卫巴牙喇步下城墙,准备亲自指挥这场突围。他相信,凭借清军的勇猛和突围的经验,或许还能带领一些人马杀出重围。
然而,他没有料到的是,朱慈烺的伏兵早已在各个关键地点做好准备,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与此同时,沧州城南面,明军的攻城行动进行得异常顺利。
几乎没有遭遇到任何有力的抵抗,突袭的明军士兵很快借助云梯攀上城墙,迅速占领了南面的两座城门及其周边的设施,包括闸楼、月楼、瓮城和城楼。
明军主力随即从这些城门顺利进入城中,开始了全面的进攻。清军在城中的防御显得极为薄弱,几乎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为了进一步压缩清军的活动空间,明军调动了数千精锐的殿前军,他们沿着城墙快速推进,目标是迅速控制住西面的几座关键城门。
这一行动的目的非常明确:防止西面的清军主力在突围失败后试图重新退回城中,以求自保。
朱慈烺选择在这个时刻发动攻城,并非仅仅为了占领沧州,而是为了迫使多铎加速决断。他深知清军在城中已是强弩之末,必须在突围和防守之间作出选择。
通过攻占南面的城门,朱慈烺给予多铎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误以为明军的全面进攻即将展开,从而被迫加快突围的行动。
但无论他选择哪条路,结果都已注定。
这场战役,朱慈烺早已胜券在握,多铎不过是在困兽犹斗罢了。
夜幕下,明军的行动迅速而果断,清军的防线逐渐崩溃。
多铎最终下定决心,选择从西面突围,但他心中的不安却在逐渐加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