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诸位想象的那么容易对付。荆州,岳州,九江这些地方此前是什么样子,如今又是什么样子,只要稍微想一想,就不会以为明帝好对付了。”
“明帝上不上当,那就要看用的是什么手段了,豫亲王,你到底还是需要再历练历练。”
多尔衮也毫不让步,不屑一笑,然后又道:
“本王从一开始,就没想着强攻所谓的坚城,阿尔津侦探到的军情不会错,明帝既然在九江屯驻了重兵,那本王就直取湖广,在那里围点打援,看明帝到底救不救。
只要是在平野上的野战,无论明帝耍什么招,都不过是自取其辱而已,他没有十万匹战马,就别想着和本王的大军决战。”
其实,多尔衮同样想着扬长避短,想方设法引诱明军出击,以最小的伤亡,获得最大的战果,确保大清在关内的统治。
而且,由于阿尔津在武昌传来的错误军报,还有洪承畴的分析和劝说,多尔衮此时已经差不多放弃了强攻九江,直取南京的计划。
根据最新的军情,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后及时调整战略战术,牢牢把握机会,是多尔衮作为满清摄政王,最令朱慈烺警惕的地方。
如今,朱慈烺的畏惧已经成真了,多尔衮果然没有按照一开始的计划来!
不过,既然要慢慢打,那多尔衮就必须得在想方设法取胜的同时,保住八旗军的实力,同时消耗陕西的绿营军。
八旗军固然拥有大兵团作战的实力,也拥有较为完善的组织制度,但因为丁口紧缺,从某种角度来说,根本就是一次性军队,关外抓来的那些部落野人,根本不够补充。
若是人丁无法得到补充,等到当前军中的八旗老兵一打完,而八旗中的孩童又还没长大,那大清可就完了啊!
到那时,如今归顺的汉人,甚至就是所谓的汉八旗,还会不会和现在一样听话,就很难说了。
感谢书友“粤垦路大壮”的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