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可比。如今要整顿海贸,设立钱庄,应当只是暂缓燃眉之急,咱们郑氏族人既然已经得到重用,那陛下应当就不会亏待郑家了。”
郑鸿逵和郑森两人,原本都和郑芝龙一样,担心郑家的财富和利益受损,但两人一想到朱慈烺能带着大军打退清军,能保住大明的江山,甚至恢复北方山河,便又抵挡不住朱慈烺给他们画下的那些大饼的诱惑了。
其实,这又何止是他们两人,江南的乡绅富贾,甚至是朝中那些重臣们,一个个也都是这么想的。
否则,他们又怎么会那么容易在招抚闯军余部,五军都督府等问题上妥协?
这便是朱慈烺通过战场上的胜利,为自己降低的统治成本了,他现在是能带领大明走向胜利的君王!
郑芝龙看着郑鸿逵和郑森,听着他们发自肺腑的劝说,心中不禁有些动摇。他自从上次面圣之后,其实也觉得朱慈烺有中兴大明的本事,否则就不是只在这里抱怨而已了。
“鞑子若是倾尽主力南征,陛下真的还能打赢吗?北面的几十万边军,现在可都被清军收编了,就连李自成,都已经被打败。”
郑森和郑鸿逵闻言,由不约而同对视了一眼,他们到这时,才终于明白郑芝龙心中真正的担忧是什么。
原本,两人都以为郑芝龙是舍不得钱财,同时担心郑家把手中的筹码都交出去后,失去在朝中的立足之本,最终沦为弃子。
现在,他们才明白,郑芝龙原来是对大明,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对朱慈烺没有信心,担心大明最终败了,自己全力支持大明抗清,会赔了夫人又折兵,甚至是招来鞑子报复。
“爹,清军无论多少兵马南征,陛下一定都能打赢。”
郑森眼神一凝,信心十足道:
“若是我猜得不错,清军十一月中旬前后,便会在湖广发动攻势,然后便会被迎头痛击,陛下早就在赣北和荆州-岳州沿线部署了十万雄兵,清军啃不动的。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师,便是我训练的,鞑子绝对无法轻易渡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