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按以往入塞的经验,大部分明军这个时候恐怕已经在溃逃了,他此前也曾和明军多次作战,无不是那样的场景。
由于双方都投入了充足的兵力,加上地形的限制,两军的接触面不大,双方在短时间内都没有消耗光兵马。
在震天的喊杀声之中,两军方阵的某些位置已经形同虚设,一些军官和士兵甚至都只是凭着战场经验和血勇在搏杀,几个清军巴牙喇在杀死怯战后撤的甲兵之后,又逼着其他人冲杀了上去。
金声桓此时也亲自领着家丁在督战,他看到侧面的骑兵开始出动,最终坚持了下来。左梦庚的那点小心思,他怎么可能现在还猜不透?
但何腾蛟若是没有诓骗他们,皇帝陛下真的要在战后亲临赣北,论功行赏的话,他纵敌逃窜的罪名,可就太大了。
而且,这是唯一的机会,金声桓经过这一仗,对于清军的实力,更加不敢小觑。一千五百八旗马甲都打得那么辛苦,错过这次,往后可再也没有战场立功的机会了。
“带着弟兄们顶上去,没有老子的命令,擅自后退的,全部就地处决。”金声桓对着手下的家丁头子命令道。
那个家丁头子眼神中带着些许惶恐,但看到金声桓的神情,当即点头称是,然后立刻带了十几个家丁从山坡进入山口的军阵后方。
清军的第二轮进攻在明军的顽强抵抗下,很快停滞了下来,双方此时已经演变成了混战,随着后方明军战兵持续不断加入战场,特别是山口侧翼的骑兵发动反击,清军的锐气也逐渐被消磨,不复一开始对明军的蔑视。
金声桓如今掌握了很大的指挥权,表现得镇静自若,而且指挥得当,这些全都是他麾下的精锐,装备上了甲胄之后,固然还不能和八旗甲兵相比,但足以一战。
其实,不仅仅是金声桓,在原本历史上,一众投降清军的明军将领,在换了面旗之后,没了那些猪队友,或者说是有了清军的约束和粮草供应之后,战斗力马上就得到了提升。毕竟,就算是在陕北斗得阿济格束手无策,甚至使得这个满清名将在战后被多尔衮以兵马损失太大,数罪并罚,功过相抵的李过,在成为忠贞营统帅之后,也连遭败绩,多次因为文官的胡乱指挥,还有侧翼友军不动声色撤离,遭到清军突袭而惨败。
这是大明以文驭武,赏罚不明,党争不断同时作用下造成的问题,任何能战敢战的武将,在这样的体制下,都是无法发挥的。
朱慈烺将何腾蛟安排在赣北,提前大半年筹备粮草军械,其实要做的就是确保各部的粮草军械供应,同时多次勒令何腾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