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战乱,漕路断绝,原本要供应北方的钱粮,如今都尽数滞留了。
当然,除了这些好消息之外,坏消息也不容小觑。
路振飞此时依旧是乐观的,根本在于他觉得大明的税赋之基依旧健在,除四川已成瓯脱,其余南方诸省,自两淮到云贵,武昌到广州,都还在大明治下,钱粮俱有,工商繁盛。
但朱慈烺远没有那么乐观。
首先,云南很快便会大乱,沙定州并不会因为朱慈烺的到来而改变,他远在南京,也根本顾不上云南,顶多就是派人提醒沐天波加强防备。
其次,湖广也将成为主战场,那里的局势,在朱慈烺解决清军南下的危机之前,也根本顾不上。
而两广山高水远,福建实质上已经是郑家的地盘,不使点手段,恐怕很难控制,也不可能要求郑家将海贸利益,赋税钱粮悉数上缴。
郑芝龙虽然并无雄心壮志,但却是一个老滑头,不给够好处,想让他为抗清出死力,是不可能的。
但朱慈烺在江淮阻击清军,又需要郑家的水师助战,才能最快迫使清军退兵。
不过,这样的老滑头,也很好拿捏,只要朱慈烺挡得住清军,再许予其高官厚禄,甚至是联姻,郑家还是会听令的。
至于郑森,那可是一个可造之才,朱慈烺必须加以重用,提拔赏识,将其收入麾下,若是不出意外,此子将来必能独当一面。
换言之,今后一段时间,真正在南京朝廷直接控制下的,大抵只有南直隶,浙江,江西三省,两广虽然也受控制,但必须派出得力大臣,使其为抗清提供部分钱粮。
而除了地盘和财税以外,朱慈烺现在面临更关键的问题,依旧还是军队!
一方面,南方几乎没有现成的可战之兵,另一方面,北边丢掉的那十几万边军,极有可能和原本历史上一样,随着李自成的战败,迅速转投满清,那局势可就十分不妙了。
要知道,这十几万边军现在是疲弱之师,可是满清一让他们吃饱饭,整肃军纪,严加训练,这些士兵可就不弱了。虽说依旧打不过满清的八旗兵,但是打左良玉,高杰,黄得功之流,却是绰绰有余的。
想到这里,朱慈烺心中一时不由得忧虑起来,他必须迅速扫除一切障碍,在两淮击败清军,稳住局势,为练出更多兵马争取更多时间。
随着时间的流逝,渡江北上的南京群臣即将到达,朱慈烺收到塘报之后,并没有太放在心上,甚至为了显示自己对武人的恩宠,在群臣抵达凤阳的前一日,还带着陈福,常登贵,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