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效忠义务的。
所以皇朝衰弱之后,下面的武家们,自然就恢复原来历史上的状态。
至于丰源国如此肥沃,为毛却没多少外敌打主意?
简单,武家多如牛毛,外人费劲打进来,要不损失惨重得不偿失,要不就是辛辛苦苦没捞到几块地,依旧得不偿失。
所以后面也就有了谣言流传,什么只要丰源国一统,单单凭借一国,就可以拥有争霸下的根基。
这也正常,丰源国全国石高三百万石,真要有人统一丰源国,起码本领达到150万石的地步。
百万石武家,自然拥有可以争霸下的根基了。
但,现在织田信长这货,居然想要把青田乡一个乡就变成百万石知行?
开毛玩笑,青田乡在丰源国都非常耀眼的存在,想想,一个丰源国起码三个郡,十七个乡,这才凑出三百万石知校但单单一个青田乡就50万石知行了,可想而知这个青田乡的比重有多大。
现在居然要拉到一个乡就百万石的地步?
痴人梦吧?
陈浩云没搭理新家臣的狐疑心态,在他看来,这个世界的土地利用率也就古代的那种级别。
其实都不需要开垦荒地,单单修建水渠,修建水车,把旱地全部变成水田。
凭借青田乡的肥沃土地,这石高就能直接翻一倍。
再搞土家肥加肥,再翻一倍也是事。
陈浩云可是去巡视过整个青田乡的,整个青田乡的土地居然是黑土地,而且还是这种湿润温暖的气候带,这就真的得之厚赐了。
如此大的一个乡,如此肥沃的土地,如此适夷气候,才区区50万石收成,被现代农民看到了,绝对骂这些人蠢货。
所以在陈浩云想来,开垦荒地,修建水渠和水车,增加土家肥,绝对可以明年秋收的时候自己直领就能收获百万石粮食。
三十万石翻三倍,应该没问题。
会议结束,织田家自然大张旗鼓的开始庆祝自家家督成了青田乡侯的活动。
把抄写的御令贴到整个青田乡的所有村子中,所有织田家武士、备兵、忍者、侍从、侍女、杂役等等,全是织田家的人,都按照地位等级获得赏赐。
商队如同流水一样的载着无数物资涌进青田乡,织田家赏赐所需的大采购,足以让商人们赚得盆满钵满。
而且还不是只赚这一波,那些得到赏赐的织田家人,自然会开始花销,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还有他们离去时得从青田乡采购物资运走,青田乡的特产粮食和鱼干可是很受欢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