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好像还挺能行的!
人心总是会因为利益而摇摆不定。
康熙向来深谙此道。
从松花江上下来,康熙又带着胤礽去登了长白山。这是他们祖宗发祥重地,他希望儿子能记着从前的艰苦难关,往后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帝王在那里苦口婆心;
可是胤礽头回爬大雪山,见什么都新奇,还兴奋地在蓬松绵软的白雪地里头打了个滚,就把他阿玛抛之脑后了。
康熙无可奈何,恨不得立刻下了山去跟赫舍里告状。
入夜之后,他又伏在案几前。
康熙如今不写长长的话痨信件了,只给太皇太后传去报平安的一纸小话。
大致都是这么写的——
“今日小雨,孙儿泛舟松花江上。恭请玛嬷福安。”
“今日孙儿平安拜祈长白山归来,皆仰赖玛嬷鸿庥福庇。恭请万安。”
“今日已至乌喇吉林军屯,半月内必返程京师。请玛嬷安。”
太皇太后烦不烦不好说,但负责跑马送信的专差,定然是要被皇上折磨得快哭了。
好在,他们已经到了东巡的最后一处地方——乌喇。
乌喇军屯地处吉林,即便已经到了四月中旬,入夜和天亮前也依旧凉得很。乌喇的兵丁常年驻守关外北地,条件艰苦,一个个瞧着都面带菜色了,每日却还有繁重的差役要完成。
见胤礽目不转睛的盯着河上的兵丁,乌喇将军便挠头解释:“北地有一种特有的鱼,个头奇大,名叫鱏鳇。太子爷如今瞧见的,便是在打鱏鳇的兵丁。”
胤礽抿唇,半晌才道:“孤试过,河水……还是冰凉的。”
乌喇将军只能以沉默应对。
康熙便蹙眉过问道:“像这样的差事,还有些什么?”
“回皇上,此间盖房造船、巡逻探查、采取东珠、砍伐木植、寻觅鹰鹯等诸项每岁定例所行之事,皆为乌喇兵丁担负。”乌喇将军应当已经忧心这件事许久了,借着这个机会,跪地请命道,“乌喇军屯田地米粮一向高产丰收,这几年却……实在是忙不过来啊。”
“圣上明察秋毫,奴才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