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头目站立的衙役立即出动数人。
他们个个虎背熊腰,怒目圆睁,腰挎大刀,脚踏军靴,若是再多添一副布面甲,简直就是大明禁军的模样。
这怎么可能是县城的衙役,分明是身经百战的边军战兵!
不,这些衙役甚至比边军还要勇武、强壮,眉宇间透露的杀气,恍惚山中猛虎咧嘴怒吼,叫人不敢直视。
三名衙役押着罪犯离去,空地上空出许多位置,顿时便有十余户人家齐刷刷跪到这“老爷”面前,衙役根本拦不住他们下跪磕头。
他们一面冲着“大老爷”伏地磕头,一面山呼,“青天大老爷!”
“跪天跪地跪父母,我不过是刑房司吏,不值得你们跪,都站起来!”
那司吏一拍桌案,一身浩然正气破空袭来,直叫陈靖安暗叹一句,说得好。
谁成想,这群免除了高利贷负担的百姓,根本不听劝,执意要用最大的礼节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青天大老爷!”
一直到衙役把他们像拧小鸡一般全部拽起身,他们这才放弃磕头感恩。
陈靖安四下询问一番才确认,这是县衙六房之一的刑房。
刑房作为县衙的重要部门,掌管一般案件的审理和判决。
若是大老爷亲力亲为,刑房诸吏便只能按部就班。若是大老爷甩手不管,他们才有大展拳脚的机会。
不过刑房离开县衙,到城外办公怎么着也不合规矩吧?
本地的百姓告诉他,这就类似在省内游走的巡按御史,刑房的吏员们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在县内各处巡回,以便那些屡遭欺压的百姓顺利伸冤——
真被欺压的百姓,哪有机会跑到县衙去告状,早在路途中被恶霸逮回去了。
巡回模式不是首创,但在基层事务中,却是乞活军先做的,顺便惠及了淮河以南的府县。
至于本该料理县政的大老爷?自然是待在县衙里享清福呗。
大老爷除了上任那天风风光光,或是寻常佳节出来露个脸以外,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范围之内。
商城县这种偏僻小县,来了不知道多少任县官,不是被胥吏刷的团团转的,就是与胥吏同流合污一起捞钱的,要么就是把县政悉数托给师爷的……
所以没人觉得县官没存在感很奇怪,只当刑房司吏才是本地的真大老爷。
陈靖安瞧完雷厉风行的“断案”,才有余裕观察这“流动县衙”的人员配置。
司吏端坐正中,桌椅书册尽皆齐备,两侧坐着四员书吏,身后是三十余名身强体健的佩刀衙役,一人高举一面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