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唐神王实在是过于抽象,让尘锋心里有些没底,他怕哪天就被“你已有取死之道”了。
这可是性命攸关的问题,已经经历过一次英年早逝的尘锋可不想再“逝”一次。
可是实验素材又太过珍贵,他不想放弃。
于是,那时的尘锋只好硬着头皮先去和唐三接触,看看实际情况。
实践出真知嘛。
而当尘锋真的与唐三接触过之后,他却意外的发现,这个人好像还行。
虽然有些孤僻,但并不像唐神王那样抽象。
可尘锋还是有些不放心,就尝试着用思想来引导唐三。但这种引导不能太明显,不能使用说教的方式。
这样爹味儿就太重了,会引人反感的。
对付真正的小孩子或许可以。
但是唐三可是外表看似小孩,灵魂却是成年人的名侦,不对,杀手,就需要用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式。
一个成年人的人格能否被影响和改变呢?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人和动物是没有两样的,种种行为都受到性冲动的影响,人格因幼年时的遭遇和经验而定型,成年后不会有任何改变。
个体幼年时的性冲动遭遇挫折,就会陷入精神失常的状态。
而荣格却认为人类具有高尚的品格,其成年后,希望和崇高理想依旧能塑造人格。
荣格相信,应该从当下,而不是从过去寻找心理问题的原因。
很显然,荣格的理论更加符合实际。
现实中的很多例子都能够证明他的观点。
比如蓝星上二战时期发生的那些事,就深刻说明了一个成年人的性格、思想和信仰都是可以被影响并改变的。
更何况此时的唐三灵魂虽然是成年人,但他身体却还是小孩,会受到激素的影响。
所以这个时期引导唐三还是很有可行性的。
如果是后来从杀戮之都出来的唐三,那就多半是没救了。
实际上,尘锋很怀疑后来唐神王之所以变得抽象,杀戮之都的经历恐怕占了很大一部分。
在确定了用思想影响唐三的基本方针后,尘锋便开始思考对唐三的具体引导手段。
荣格大师说过,希望和崇高理想可以塑造一个成年人的人格。
崇高理想尘锋现在虽然有,但是因为他还是个小屁孩,所以说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但是希望就不一样了。
原著中这个时期的唐三心里有希望吗?
其实是有的,但是并不强。
想想也知道,上辈子的唐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