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常时候别说是举人,就是进士也别想着进入贾府大门,贾家对进士之类的也不以为意。
但是自家人中了举人,还是在一种儿孙都没出息的情况下出来一个嫡系的贾家人中了举人,那就不一样了。
西府上下张灯结彩,明显是了不少钱。
反倒出了举人的东府那里,就简单挂几个大红灯笼稍微庆祝一下。
贾蓉长驱直入,从正门大门进入,直直的沿着大道进入内宫位置,进入了荣国府最中心的位置。
这里四通八达,轩昂壮丽。
抬头迎面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书赐荣国公贾源
此乃当时皇帝所赐,上面还有皇帝印章。
进入一看,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彝,一边是玻璃台皿。
地下两排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字迹是王爷写的,并且以弟自称,足见当时荣国府的社会地位。
现如今却是大不一样了,荣国府能拿出手的也就贾母一人。不论是贾赦还是贾政,有官有爵,但明显担当不起这荣国府的担子。
贾蓉很快与贾母等人聊了几句,然后与荣国府众人一同祭拜先人。
诸多琐事之后,众人又回到了荣国府赴宴。
这种重大时候自然不拘泥于男女之别,两府主要男女齐聚。
当然能坐下的还是只有老太君贾母,其余人男女分桌。
庶子还是一边去,主桌是贾蓉、贾赦、贾政、贾琏四人,就连贾宝玉贾兰也坐不得主桌。
老太太再惯着孙子,也不能坏了宗族规矩。
荣国府未来是贾赦的儿子贾琏继承,贾政和儿子等将来老太太去世都要分出去,贾宝玉和贾兰自然也和很多人一样成了旁亲。
院内摆了五十多桌,来的都是贾家人。
王熙凤站在一边笑着说:“今个儿人真多,比过年还热闹,我从前天就开始忙里忙外,可把我累坏了,这寻常总是邀请不来的亲戚,这次都来了,我看定是蓉大老爷的面子!”
老太太笑着说:“我一把年纪了,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多人了,瞧着还有不少老熟人啊。”
老太太在前面一众人里瞅着,富贵油亮的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开怀笑容。
反倒是附近几个夫人,笑的含蓄客套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