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也只是四抬大轿。
北京城虽然是这个时代全世界数得着的大城,可除了靠近皇城的几条街宽敞外,其他的街道不见得多宽。
四九城车马也多,八抬大轿很占地方,容易堵路。
如果不是为了气派,根本就不需要加那四根棒子。
是的,四抬变八抬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四抬轿子的轿夫位置换成抬棒,一个位置变成两个人抬就好了。
轿子都不需要做什么改动,增加人手就成。
在府里吃过晚饭,魏广德考校了小儿子这几天读的书,就一个人去了书房。
在里面坐下,静静的喝了两口茶,张吉就已经把消息送过来了。
魏广德盯着手里的纸条,虽然张吉很贴心的又拿过来一盏蜡烛,但魏广德已经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
什么三十二人抬大轿,还卧室、书房应有尽有。
扯淡,根本就没那回事儿。
按照条子里派过去的人传回来的消息,张居正这次南下很是匆忙,就八个轿夫轮流上去,张居正坐的其实是四抬大轿,就为了讲究一个速度。
毕竟从京城回荆州,路途可不短,八个轿夫轮流抬轿,完全可以接受。
至于回家的排场,其实也很简单,仪仗和在京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随行多了几架马车。
如果非要说有多的人,那就是万历小皇帝派出了一队锦衣卫给张居正开路。
不过,沿途官员确实尽力巴结逢迎,都是地方官员直接迎到边境。
可以说,州府之间,相互做邻居的官员几乎都能遇上。
这边送行的人返回,那边就已经有新地界的官员前来迎候。
地方官,想要飞黄腾达,努力结交京官,巴结首辅的心情,确实可以理解,不过这做的也有些过了。
这是可以说很属实的消息,魏广德派出去的人报回来的信息,自然不会有差。
不过等魏广德看到坊间传闻的时候,倒是笑了起来。
好吧,坊间倒是没有那什么三十二抬大轿的消息,估计这个时代的人也知道这不可能。
要是张居正真坐着这样的轿子穿州过府,地方官要是看到不报,官帽子就不要想继续戴着了。
不过,他的这次回乡之旅除了肃静回避的仪仗队,随从的侍卫中,引人注目的就是那队锦衣卫和一队京营的鸟铳手。
这在以往仪仗里是不曾见过的,这也是小皇帝特旨让锦衣卫派人护卫,又调一队京营随行。
只不过到这里,没人提到是皇帝的旨意,却说随行的京营官兵是蓟镇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