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六月底的一天,李路云向同学下手了。他把某种药物,放入一杯水里,他第一次作案没有经验,也太心急了。
那位吴同学能进入实验室,自然有过人之处,腹中有海量的化学知识,一开始水太烫了,他不急着喝。等水温度下降,吴植端起水准备入喉时,凝眸细看,发现沉淀物颜色不对劲,有轻微的浑浊。他一下子警觉了,再微微凑近杯口,通过嗅觉感知,水的气味也有一点古怪,很快将其识破。
据当事人事后回忆。
被识破的那一刻,李路云神色似乎很惊讶,脸色泛白,血色褪得一干二净,不断调整呼吸想要掩饰。
他慌里慌张地否认了。
直到吴植强硬地说,“你想对我做什么,这杯水我要拿去化验。”并找上了梁教授。李路云才承认下来,说自己鬼迷心窍了。
事后那杯水当然没拿去化验,而是匆匆忙忙倒掉了。一方面是江州大学实验室还没有那般高科技设备,另一方面是校方认为这种事不能外传,所以校领导也不清楚水里是什么物质,安眠药还是化学药品,一切皆有可能。
知道了真正缘由后,校方和警察双方都很震惊。
校领导眼前一黑,也跟牛奶厂一般感觉到了深深的灭顶之灾,扶着办公桌,几乎站都站不稳:“你们说,李路云是最近一系列投毒案的幕后凶手?”
警方也惊怒交加,不禁拍案而起:“你们怎么能不报警?一个有前科的学生,因为及时阻止,没造成人员伤亡,你们仅仅开除学籍作为惩罚了事?”
一个错误,没有及时阻止,只会酿成更大的错误!
被开除学籍这件事,恐怕更加刺激了李路云。他视被开除的自己为耻辱,才想改头换面。
他有心理障碍,内心本就不稳定,吴植慧眼识珠,识破了沉淀物这种事,无形之中,让李路云心生浓浓的挫败感。
林先生在侧写时曾提及:【他把掺了料的牛奶挨家挨户,送到被害人手里,这种行为极为反常,不符合正常的投毒规律,可能是想亲自证明什么】
如今大家都知道了,李路云亲自动手,是在吴植这里踢到了铁板。这个优秀得过分的同龄人把他衬托得灰头土脸,如同泥地里的尘埃,对方甚至连死亡的危机都敏锐察觉,机警地躲过了,所以李路云不甘心,他想证明——他可以。
绵绵细雨最终演变成了倾盆暴雨。
这种急切想要证明的心情,让他心中那份潮湿阴暗,失去控制地野蛮生长。
校领导拍着大腿,落下眼泪,心情很是悔不当初,他们大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