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凭他们几个?”崔弘度冷笑了一声:“我不行,他们可以?三郎,别犹豫了,我知道你不想离开长安,觉得天子离不开你,但你学会取舍。你离开长安,天子依旧是天子,如果丢掉了辽东,百济,高句丽,你就未必还是现在的你了!”
王文佐陷入了沉默,一旁的崔弘度见状不敢催促,只能不断的向旁边的崔云英使眼色,崔云英被催不过,只得低声道:“三郎,你是不是担心陛下不会答应你去辽东?”
“不,只要我开口,陛下就绝不会拒绝!”王文佐摇了摇头:“只是身为柱国大臣,我不能只从自家的利益出发,长安现在情况很微妙,如果我就这么走了,长安很可能会发生一些无法预料的事情!”
“夫君您是说对陛下不利的事情?”崔云英问道:“不是还有崔将军和慕容将军吗?他们统领北门禁军,加上裴侍中,又有谁敢作乱?”
“云英你不明白!”王文佐露出一丝苦笑:“我们大唐的禁军,尤其是北门禁军很多时候是靠不住的!他们有自己的脑子的。”
“有自己的脑子?什么意思?”崔云英不解的问道。
“这些人多半是从元从勋贵中挑选,和长安的贵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里面人都想着插手上头的事情,然后一步登天。”王文佐叹了口气:“我在的时候都未必能压得住他们,更不要说我离开长安之后了!”
“原来是这样?”崔云英咋舌道:“那为何不预先处置?”
“北门禁军乃是天子亲军,如果要大举裁汰换人牵涉实在是太大了,我能够把慕容鹉和崔弘度塞进去当主将已经是很难得得了,中层军官根本插不进手,就算我能插,我眼下也拿不出足够合适的人手替代进去!”
“你可以和天子说明这些顾虑!”
“云英你还是不明白!”王文佐叹了口气:“我不是说北门禁军的上下将士们对天子不忠,恰恰相反,他们对天子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只要天子自己没有问题,他们就肯定会服从号令,但如果天子本身出了问题,比如病倒、昏迷或者别的情况,无法发号施令,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到了那个时候,这些北门禁军的士卒们就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尽忠,而这些尽忠方式就未必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你明白了吗?”
王文佐这番话其实道破了中国古代很多宫廷政变的真相,很多时候现代人读史都是用现代人的视角去读的,会把古代政变的两派分为忠于天子的,不忠于天子的。其实在古代绝大部分时候,任何一派都是忠于天子的,或者说至少表面上忠于天子。而天子本身在绝大部分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