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文佐这么一说,慕容鹉立刻明白了过来,他磕了个头道:“殿下欲行大事,须得先取玄武门!”说罢,他取了纸笔,便在上面写画起宫城中北门禁军的部署图来。
大唐长安城,由廓城、皇城、宫城三部分构成。宫城居于北部正中,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中枢所在。宫城正南是皇城,布满中央衙署机关。宫城、皇城外的其余地方,才是百姓居住的里坊,即俗称的一百零八坊。
宫城按东、中、西可分成三部分:东为太子东宫,西为宫女生活的掖庭宫,皇宫太极宫居中,面积最大,地位最尊,宫禁最严。
太极宫内,遵循前朝后寝格局:中部和南部是皇帝上朝宫殿和三省官衙,也即南衙,宫室大殿众多;北部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后宫,池塘花园众多。
太极宫向南共开三门,中间的南大门承天门,是皇帝外朝大典的礼仪重地,门外就是著名的天街朱雀大街。太极宫的北面宫墙,和廓城北城墙共用高大城墙,只向北开两门,一为东北处的小门安礼门,一为中间偏西的北大门玄武门。玄武门外,是范围广大、外人莫入的北部禁苑。禁苑北到渭河,东至浐河,西到沣河,三面环水构成长安城北部防御重地。
重重禁围中的太极宫,宫内宫外都有禁军护卫。禁军各按其职守分驻宫门和大殿,其中尤以屯守北门玄武门和正殿太极殿的禁军最为重要。以玄武门为屯营地的禁军,后来统称为“北衙禁军”或“北门禁军”。
第632章交锋
不过后来唐修建大明宫之后,玄武门的地位有所下降,一部分兵力改为驻守在大明宫周围。
不难看出,唐代皇宫防御体系是很严密的,至少比东汉洛阳皇宫要严密多了。但众所周知,唐代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中宫廷政变次数最多的王朝,没有之一。原因很简单,城防工事修的再好,也只能对付外面的敌人,而唐代搞宫廷政变多半是太子或藩王。太子的居所东宫就在皇城之内,距离太极宫只有一墙之隔,距离大明宫也就隔着禁苑。而且守卫的北衙禁军也是人,是人就可以收买,会叛变。所以就算大唐的皇帝把宫城修到天上去,也架不住有人给叛乱者开门。
这也是王文佐最大的底气,只要他等到天一黑,宫城诸门自然关闭,他只要在天亮前搞定天子皇后,宫城外的南衙兵就只能接受既成事实,所以他要对付的实际上只有北衙禁军的一部分(夜里各军有自己的防区要守,没有旨意他们也不敢随便挪动)。
“二位陛下平日都住在大明宫!”慕容鹉指着地图解说道:“左右羽林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