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还跟我说要在开阳县教一辈子书呢,怎么还改主意了?”
陆正道:“大抵是因为我的缘故。”
郑玉闻言好奇,“我以前还不曾听说过陆小老弟,你哪里人啊?”
“就是开阳县的,一个普通人而已,郑老哥不知晓我很正常。”陆正道。
郑老夫人笑呵呵道:“陆小公子谦虚了,如今你在州城都很有名气呢。”
郑玉侧目道:“我都不知道,你从哪里打听来的?”
郑老夫人解释道:“之前府中下人听说是陆正公子过来,便跟我说了些事情……”
郑老夫人将自己知晓的事情缓缓道来。
郑玉听得啧啧称奇,“想不到我出去一段时间,洪州多了你这么一号人物……修浩然正气,算学碾压吴人,难怪萧山这么看重你。”
“今年秋闱,又临近中秋佳节,今年州城肯定要大办一场文会,你来州城,应该也是为参加文会吧?那就多在我府上住几天!”
郑玉悠悠道,“这些文会,自是少不了我老郑,到时候,咱们两个同去,我给你撑撑场子。”
作为洪州有名的画师,以往州城有什么集会,他都会受邀作为嘉宾或裁判参加。
“呃……”
陆正不禁微笑道:“郑老哥好意,不过大可不必如此,我不是专程来参加什么文会的,有幸受邀请的话,凑个热闹就好……州城的年轻才俊多,我算不得什么,就是来长见识的。”
这种文会,当个吃瓜观众就好,不需要为点虚名和人争个什么高低。
即便参加文会,他也主要是想了解当前时代这些儒道文人的情况。
陆正总觉得,现在的这些儒道学子,和过去的儒生很不一样,也不知是从何时变得不一样,变得没有那么纯粹。
郑玉闻言说道:“今年的文会,当有你一席。没有我也给你弄来,包在我身上。”
他转而看向张勃,又道:“你小子的家世,我是知道的,这事都不用我操心。”
张勃微笑道:“不劳烦郑前辈,我这里其实有几张请帖,可以给陆兄一份。”
中秋文会的一些请帖,早就发出去一部分。
只是郑玉刚刚回洪州城,还没得空关注此事。
“那就好……”郑玉点头道,“今年的文会,估计也是老样子,就看能不能有些新面孔,和好的诗词……”
张勃道:“恐怕今年是不会让人作诗词了。”
“哦,这是为何?”郑玉好奇道。
旁边的陆正也是一愣,不过很快想到了什么。
张勃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