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齐海洋第一个就不同意姚主任的做法,他在会上的发言言辞很激烈:“如此限制本县的稻种生产,简直是自毁长城!”
“各位,唯生产论是要不得的,如果其他县市都有样学样专门搞育种,那粮食生产该怎么办?”
姚主任针锋相对,丝毫不妥协。
“姚主任,你这是在偷换概念!育种工作可没那么容易,要不然外县也不可能排队来换购稻种。”
郭永清坚决站在了齐海洋的一边,甚至以前一些和武耀阳有矛盾的干部,也都力挺齐海洋。
这件事不是牵扯到哪一个人的利益,而是事关全县的利益。
除了姚主任和个别人之外,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他这么干,这不是自毁长城是什么?
就在他们还在激烈争论的时候,粮食收购部门已经开始组织了大规模的调运,继续执行之前的稻种收购政策。
该给的粮食购买指标,给!
“方支书,你也知道现在的形势,我们建议你一次将指标用完,吃不完的粮食我们负责回购,千万不要想着吃一点买一点。”
收购部门的负责人找到了方唯,暗示对方赶紧打一个时间差。
现在县里的文件还没下来,要是等文件下来之后不让这么干了,大家都会很被动。
方唯留下了2万斤稻种,然后将460万斤稻种一次性卖给了收购站,收获了588.8万元现金以及460万斤稻谷的购买指标。
之前队里没剩多少库存了,剩下的粮食都用在了【新民居】工程上,他们那边也等着秋收呢。
所以方唯就将指标一次全部用完,留出了工程建设所需的稻谷、交了公粮任务,然后按照平均每人800斤的标准,分了口粮。
最后还剩下60万斤稻谷,归入了库存。
他的动作快,别的生产队的动作也不慢。包括本公社的其他16个大队,也都将次一级稻种卖给了收购站。
收购部门放开了【南光二号】定型稻种的销售,各个公社的所有生产队直接进行抢购。
不到一周的时间,460万斤【南光二号】定型稻种就被抢购一空。
瑶岭公社的其他的16和大队没有动,因为方唯向他们保证,来年会在全公社推广【南光二号】定型稻种的种植。
这句话要是别的人说,他们可能还会打个问号。但这句话是方唯说的,他们只会坚信不疑。
方唯就是水稻育种方面权威,他说行就一定能行。
等消息传到了县里,姚主任气的大发雷霆。但木已成舟,全县的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