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莲到了厂里就开始忙活,方唯则去了会议室,听取了方平等人关于竹器厂经营业绩的汇报。
截至目前,竹竹器厂今年已实现产值900多万元,眼看就要突破千万元大关了。
这个数据相当了不起,在全县的社队企业当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经营收入,点数+9036000,总点数:16480470点。】
方唯之前就针对【竹器厂】进行过指定,经营企业是按照营收给他贡献点数的,每1元营收对应1点点数。
他可以定期结算也可以不定期结算,都很方便。
像以前那些贡献度较小的设施,水井、堆肥场、禽舍等等,他都很久没有进行结算了。当没有结算的设施积累点数达到了1000万点点数,系统会自动结算。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先例。
竹器厂这一年发展的尤其快,厂房已经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各种机器设备应有尽有,拥有固定的员工110多名,临时员工不计其数。
企业打开了羊城市场之后,营收节节攀升,企业越来越红火。
方唯觉得属性的加成作用对于任何一个设施都很重要,无论是水利设施还是生产设施,都能从方方面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比如同样的机器设备,在竹器厂就能发挥100%乃至200%的性能,不仅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能让生产工艺发挥到极致。
这就是开挂的威力,毫无道理可讲。
方唯随后在厂子里转了一圈,查看了各个生产环节。他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一些要求,并打算再为竹器厂引进一些人才。
回到大队部,他接到了郑先发的电话。
对方请他抽空去一趟育种基地,说有些事情要和他商量。
“是育种材料的事情吗?这个事儿你放心,就你们的2万亩农田,我能保证给你们足够供应育种材料,不会影响你们的生产。”
方唯懒得跑,直接点明了对方的小心思。
“哈哈,你心里有数就好,那就等明年春播前咱们再详谈。我这边的生产计划要重新制定,种植方法上还需要你多指导啊。”
“没问题!现在还早,等翻过年头再说此事也不迟。”
两人随即结束了通话,郑先发的心里更塌实了。
方唯在办公室看了一会文件,最近的风向很微妙,好在不会波及到他。
这时,邓元恩从外面走了进来。
“三哥,你找我?”
邓元恩看起来胖了一些,他现在是二队的治保主任,平时和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