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制定分配方案。
现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实行严格的环保政策,队里的林地,大队就能做主,最多上报公社备案就行了。
更何况下塘大队还是人工林,政策就更宽松了。
但育林队制定的砍伐方案很苛刻,并和植树造林相结合。比如像某个社员购买了1方木材,相应的就要去山上种植10棵树木。
而且砍伐的计划很详细,不能造成防护林的缺失,必须要严格执行间隔伐木的要求。
方案报到方唯这里,他签了字。
育林队本来就有伐木工具,因为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总有一些枯树病树需要砍伐掉。但大量的伐木就需要更多的工具,队里又马上购买了一批。
沉寂多年的山林迎来了喧嚣声,可砍伐树木由育林队挑选,并上报砍伐计划。
砍伐回来的木材运到大队晒谷场上,第一批搬进新居的社员可凭借手里的指标购买。这个需要交现钱而不是从工分里扣。
有资格购买木材的社员纷纷用掉了手里的指标,毕竟队里的供应的木材比外面便宜,而且质量非常好。
木材拿回去还得放一段时间,彻底阴干了才能制作家具。
下午。
方平来到方唯的办公室,找他说了厂里的一些事情。
“现在社员们要求我们帮着制作木质家具的呼声很高,我们倒是能忙得过来,只不过厂里缺乏生产木质家具的经验,你说咋办?”
竹器厂的管理层很纠结,一方面社队企业本来就应该为社员们服务,人家又不是不给钱,有这个条件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另一方面,竹器厂的确在木质家具这一块不擅长,真要生产的话还得添置新设备,也得引进几个这方面的技术人员。
这都是麻烦事。
“设备的事儿好说,钱就能买回来。制作家具的老师傅不好找,县家具厂不是黄了好几年了吗?看能不能请两个老师傅来帮忙。”
方唯也觉得完全不理会社员们的呼声不好,社队企业说到底还是归全体社员所有,不能简单的拒绝了事。
方平点点头,随即就带人去了县里,寻访当年家具厂的老师傅。
实际上他本人就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木工,但家具厂和手艺人还是有区别的,再怎么着也有一套生产流程,竹器厂现在就缺这个。
设计和生产的问题都不大。
方唯过后就不再操心这事儿,竹器厂增加一项业务也就是制作木质家具,本来也不是啥大事。
可随后武耀阳找了他,旧事重提,希望竹器厂能将原先的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