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操作带来的变化可以用质变来形容。
首先,李诺解锁了自动模拟功能。
像是去除杂菌污染、栽培蘑菇、激光突变实验这些繁琐且机械化的操作,他可以全部交给系统在后台自动运行,不用为此专门抽出时间来一板一眼地进行模拟。
以水雷菌为例。
李诺现在只需给系统下一个“去除杂菌污染”的命令,系统便会自动按照标准化的实验流程,尝试分离纯化没被杂菌污染的菌种。
什么时候系统陷入死循环,完全无法去除某个杂菌,才会需要李诺来介入。
同样的,激光突变实验也是如此。
真菌的突变方向无非三种:
有益突变方向,中性突变方向,有害突变方向。
所谓有益就是去除真菌的危害,放大有益之处。
中性指提高产量和抗病菌的能力。
有害突变方向与有益相反,指的是放大危害。
荧光孢子不是具备强烈的毒性吗?
李诺动动小手,手动设定进行有益突变方向后,系统即可自动执行模拟操作。
只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荧光孢子便在激光突变器的作用下发生良性变异,成为了没有毒性的真菌,保留了自己在代谢作用中发光的特性。
就这样,李诺获得了一个崭新的菌能力:
光亮术!
这个菌能力可不是鸡肋,它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激活光亮术后,每分钟只需消耗1千克荧光孢子,即可使光芒持续下去。
基础的光照范围大约是10米,光照强度为500勒克斯,差不多相当于一个50w的led灯。
越靠近光亮术的发光源,光照强度越高,距离越远,光照强度越低。
加大每分钟的消耗量,可以同时提高光照范围和光照强度。
李诺解锁光亮术后,想看看这玩意具体能有多亮。
于是,他做了个大死,一次性消耗1吨荧光孢子,施放了一道足以亮瞎钛合金狗眼的强烈光芒。
那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一轮白日在房间里升起,对着他的眼睛近距离爆闪强光。
他立马终止光亮术,一头栽倒在沙发上,足足缓了十分钟才回过神来。
李诺兴奋地挥挥拳头,翻身做起,继续钻研系统的变化。
自动化模拟解放双手,这个变化显而易见。
另外,全息显微镜被系统吸收之后,李诺的视野出现了一个虚拟的全息图像。
通过这个图像,他可以直观地看到真菌的细胞结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