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破局之计,三人成虎
若是在曹操成为兖州牧前,曹操或许会在今困顿之际,受荀谌的游说投效袁绍。然他尝过权利的滋味之后,已是难以臣服于袁绍。要不然指望凭程昱的一番话,怎么坚定曹操的抵抗之心。
在明确不投袁绍之后,曹操为了寻找破局之道,随即让人将荀彧请至府堂,咨询以大军存亡之计。
堂内,曹操忧心踱步,问道:“吕布为张虞乡人,旧屯于颍川,受袁术供给。陈宫、张邈迎吕布而袭兖州,诸郡反复背弃,唯三城尚在我手。今时大旱无雨,蝗灾四起,城郭残破,甲士困顿,试问文若、仲德有何良计,我军前途何在?”
之前曹操虽坐拥兖州,但未有所谓的窥探神器之念。而今被程昱刺激了下,曹操笃定要走田横道路,他干脆大胆展望霸业,以争霸天下为念。
顿了顿,曹操补充问道:“前日有斥候来报,陶谦病逝,子商继位,徐州正值更替,不知可用兵否?”
曹操两伐徐州,屠彭城,定琅琊,兵至东海,将陶谦的嫡系兵马几乎打没,陶谦为之惶恐,欲走丹阳避难。多亏张邈、吕布突袭兖州,才解了陶谦之围。在曹操率兵撤离徐州不久,陶谦便因心力交瘁而亡。
陶谦深知自己两个儿子不成器,接不了徐州烂摊子,而又没老实人刘备接盘,于是临终前让徐州文武自选州牧。而经文武一番争吵,最终让陶谦长子陶商暂任州牧。眼下兵马困顿,吕布不好对付,曹操不由想到徐州重起炉灶。
荀彧消瘦的脸庞上流露沉思之色,说道:“使君,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是先巩固根基方争雄天下,如此进则胜敌,退则据敌,故高祖几经兵败,方终济大业。今袁绍、张虞、袁术三雄争天下,无不取一州之地为根基。”
“使君以兖州起兵,平黄巾之乱,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且河、济二水,为天下之中枢,控则能威服天下。故今虽说残破,但犹能自保,是为使君之关中、河内,故不可以不定。”
“使君之困在于无粮,故不如东走鲁地,暂食青、冀之粮,向袁绍书信求援。待春水生时,西征济阴,与吕布对峙于定陶,约食畜谷,精练兵马,一举或能破吕布。及破吕布,然后南结扬州,北和袁绍,共讨袁术,将临淮、泗诸郡。”
“今举疲惫之卒而东取,吕布必兴兵取三城,故多留兵则难下徐州,少留兵则难保城。吕布自入兖州以来,侵扰掠民,人心惶恐,唯鄄、范、卫可全,其余非使君之所有。如三城被吕布所克,则兖州非使君所能有。”
“陶谦虽死,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