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清平河内
在七月时,张虞为了探明清楚河内郡情况,在荀谌出使之后,便让杜畿带上一千人马前往河内。
一千人马虽说不多,但在权力真空之时,足以发挥出不小作用,甚至能改变一郡的归属。
杜畿率兵到河内郡后,以河内郡丞的身份,并借助张虞的威望,降服了太行陉口的泌水、波、轵三县。三县臣服之后,杜畿率兵向东,为张虞招降野王县。
考虑到野王为三县之屏障,杜畿便暂以野王为治所,广派斥候而出,探查河内各县情况,并顺道招降有意投靠张虞的县长吏。
九月一日,张虞率兵出井陉时,杜畿遣使者相迎,以请张虞至野王(今沁阳市)屯兵。
三日,张虞带兵风尘仆仆至野王时,杜畿率众出城迎接张虞。
“畿拜见君侯!”
杜畿一上来就行礼,神色颇为恭敬。
张虞翻身下马,握住杜畿的手臂,说道:“伯侯何须多礼,不知今河内情况如何?”
“惭愧!”
杜畿拱手说道:“董卓西迁长安,王匡东行募兵。畿本欲在君侯至河内前,为君侯降服河内诸县。然因诸县各有豪强盘踞,缘山之中多贼寇,临河乡邑多荒废,仅能为君侯收降缘山四县。”
河内郡位于太行山与黄河犄角之间,北临太行山,南接黄河,山河之间仅宽百余里。
故人至黄河岸边,抬头便能望见高耸的太行山。因南北间距窄之故,河内郡的县邑分两种,一种是缘山临水而形成的城邑,另一种便是临近黄河而形成的县城。如司马氏所居住的温县,便是临近黄河。
因城邑的位置不同,其受到战乱波及的程度不同。温县作为两军交手的前线,百姓非逃即亡,幸存百姓不多。而缘山诸县虽遭受到劫掠,更有因秩序混乱而滋生贼寇,但幸存百姓却多于临河城邑。
张虞握着杜畿手臂而入城,笑道:“月余时间,能收降四县不易。今欲清平河内,当赖伯侯为我出谋!”
“愿为君侯效力!”杜畿说道。
“善!”
在杜畿的领路下,张虞与麾下文武齐至县堂。
待众人各自入座,张虞问道:“伯侯居河内多时,我今初治河内,不知君有何教我?”
杜畿沉吟少许,说道:“因战乱之故,各县户籍失真,君侯欲收赋税,需重召郡县吏员,方能重聚人心。”
“而除户籍失真之外,河内郡因饱受贼寇作乱,故诸县无序,豪强结社自保。故以畿之见,需遣诸军征讨缘山贼寇,斩杀贼首,降服部众,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