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雁北见故人
张虞本以为临近边塞,至雁北戍边,应是见不到故人,不料平城长竟是故人了。
平城长杨赞,乃张虞在雒阳出任郎官所遇见的神人。当时旁听朝议时,杨赞无视身份,不知是为了博取注意力,或是说不懂规矩,竟参与朝议。而后在分配官职时,被刘虞扔到雁门郡的卤城。
时隔两年再见杨赞,或许因经历了边塞环境的磨砺与毒打,杨赞算是褪去了莽撞。
平城的县堂内,杨赞感怀说道:“赞在雁门两年多,不曾见过故人。今在平城苦寒之地,能得遇见济安,是乃赞之幸事。”
杨赞与张虞并无太深厚的交集,但今时可非往日。能在陌生的雁北地区遇见熟悉面孔,难免让人唏嘘。
张虞笑了笑,问道:“我若没记错,公叹初为卤城长,今怎出任平城长?”
杨赞略有幽怨,说道:“去岁冬季,鲜卑忽然南下劫掠,旧平城长不慎中流矢而亡。赞因治卤城尚可,便迁任平城长之职。”
顿了顿,杨赞羡慕说道:“同期郎官中,倒是济安升迁迅速,以县令拜副校尉,今时更是至雁北,都护雁门匈奴。”
“鲜卑入寇,陛下以我为乡人,故有这般任命。”张虞笑道:“今后与君同在雁北任职,你我还需走走往来。”
“这是自然!”
杨赞面露庆幸,说道:“城中兵马不多,赞本忧鲜卑南下劫掠。今有济安八百兵马,平城倒可无忧矣!”
闻言,张虞询问道:“今强阴与长城情况如何?”
杨赞思虑少许,答道:“自熹平大败以来,强阴屡遭劫掠,百姓多有南逃。开边互市以来,因参合坡盐池之故,郡中欲派兵吏北上,但途中遭胡人所威吓,不得北进,遂是南返。强阴或被胡人所据,或已是荒废。”
“至于长城边塞已无汉卒守备,而是以乌桓、匈奴二胡守边。去岁鲜卑入寇,二胡兵败而南迁。岁初之时,平城无令长,二胡作乱者不少。”
熹平之败在历史上并不知名,但其带来的影响效果,堪比大明在辽东的萨尔浒之败。
大明在萨尔浒之败后,丧失在辽东战场的主动权,许多重镇相继失守。而东汉在熹平之败后,丧失了在幽并边疆的主动权,并且因鲜卑常年劫掠,汉民或被掠夺,或是逃离危险的边疆,继而造成了边防体系的瓦解。
云中、五原二郡人口流离,而作为人口最多的雁门郡,其实也不好受,雁北地区缩边至平城。若平城再被放弃,大同盆地将会成为汉胡冲突的前线。
“我上任之初,因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