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解拿起一粒熟黄豆放在嘴中,不怎么好吃,也不知道颜异怎会是那般的美味神情。
“我是想询问上计的事。”
“计簿的记录有错漏?”
颜异皱了皱眉头:“离开右内史以前,已经把所有的计簿整理清楚,不会给你留下错漏,嗯.或许是下面的县道邑,看你不是豪强公卿出身,故意拿出一些带有错漏的计簿,试图蒙混过去,谋取一些私利。”
隐瞒户口和田地,避免交税。
就是豪强公卿喜好谋取私利的方式之一。
计簿的钩校制度,目的是避免出现大量的隐户和隐田,致使朝廷收不到税。
郭解轻轻颔首:“这趟过来的目的,就是询问关于隐户的一些事宜,本吏刚刚上任没有多久,送来的计簿不多,很快就能查清楚计簿是否做了一些隐瞒,本吏过来找颜君,是想问你平山乡过去隐瞒的户口。”
可惜,西汉没有离职审查的制度。
郭解待过的体制内,每逢一位主管领导出现调动,只要离开所在的岗位就会查账。
这就是离职审查。
避免上一任领导留下的亏空,导致下一任领导背黑锅。
离职审查是把领导离职前的账,查的清清楚楚,免得留下一堆的烂账。
“平山乡”
颜异是个真正的君子,皱着眉头,似乎真的知道一些隐户情况,却叹了一口气。
他摇头道:“以前,只是有所耳闻,当时也派遣一名上计掾史的小吏过去巡视,结果什么都没查出来,没有真凭实据的事,不能说,只要说出来,就是散播谣言。”
郭解听到他不肯说,又不能逼着颜异说出来。
一时间,两人僵住了。
郭解看了一眼狭窄的小院子,想起一个主意:“你的宅院过小,教不了多少贫民家的孩子,本吏倒是有个主意,可以让你教授更多的孩子。”
这句话说到颜异心坎了。
颜异急忙询问道:“到底是什么主意,还请郭弁虎尽快说出来,住在长安的这段日子一直发愁这件事,不能带着更多的孩子读书识字。”
他不贪。
只是凭借那点微薄的食俸,买下这座宅院已经是殊为不易。
还是成乐里的里吏看在颜异是为了教授学识,把不用的一座宅院,半卖半送给了颜异。
郭解看着他急躁的样子,心中一定,知道自己能从颜异嘴中知道平山乡的隐户了。
“赐宅。”
郭解正色道:“右内史赵禹说过了,这次查清楚了平山乡的隐户,谁是首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