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县官
《礼记·王制》: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
城邑分为两种,一种是分封给诸侯和大夫的国和家。
第二种是周天子直辖的王畿。
县是地位最高的人直接统治的意思。
因此,周天子直辖的王畿在先秦被称为县。
汉承秦制,废分封改为郡县制,彻底推行了郡县制,天下的郡县皆是王畿。
西汉天子又被称作县官,也就是直辖地方的最高统治者。
一县长吏自称吏。
一郡的府君也自称吏。
因为郡、县的官是天子,县令、太守全是天子的属吏。
郭解听到虫皇柔说了一句县官,知道他说的天子刘彻,轻轻颔首:“苏建去把各县的计簿拿来,熟悉了右内史二十七县的上计,再做定夺。”
上计掾史的主要工作,一个是主持地方的集课,也就是田租、市租、算赋等各种税钱的征收。
还有一个是考课,也就是考察县道邑官吏的各种工作,包括户籍财政、治狱惩盗、宗室名籍、边戍状况、地理行政、劝课农桑等方面。
“进去!”
苏嘉头戴皂色帻,身穿一件宽大皂衣,走进了便坐,他被恩师郭解征辟为上计掾史的案事史,负责看管、整理上计掾史的大量县道邑简牍。
相当于纪委档案室的管理员。
职务不高。
地位却很重要。
右内史二十七县的考察资料全在苏嘉手上。
苏嘉的年纪尚小,没有合适的皂衣,就穿了父苏建过去的皂衣,依旧显得很宽大,颇有几分沐猴而冠的啼笑皆非样子。
苏嘉自从走进内史府,一路上遇见不少府吏,瞧见他的样子全是忍不住露出揶揄的笑容。
他没有在意,一心报答恩师的恩情,立即开始整理右内史二十七个县积压的大量简牍。
苏嘉刚刚担任案事史,就在存放简牍的屋子门口,发现了一个人鬼鬼祟祟,朝着屋子探出脑袋。
“这位就是新上任的上计吏?冤枉啊,小吏是去送计簿,却被这人抓来,白挨了他一拳。”
槐里县的斗食小吏姚路人,走进便坐就开始喊冤,大声哭诉,似乎蒙受了天大的冤屈。
苏嘉瞬间憋的满脸涨红:“你!”
他得到郭解的看重,担任了上计掾史的一名案事史。
不然,像他这种中家出身的人,哪能在不到十四岁的年纪,就在内史府担任吏职。
别说是内史府,就连县官寺都没有半点可能。
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