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寺找到王温舒,希望弥补底层小吏和郭解的关系。
王温舒满口答应,趁着前往榖树里的机会,立即叫来一部分寺互狱的狱小史,一起前往霸陵杜氏居住的乡里。
昏时(18:00~18:45),义纵、尹齐、王温舒三人带着数十名人,气喘吁吁的来到榖树里,站在种着一颗颗榖树、芙蓉、桑树的门口驰道上。
见到惊人的一幕。
榖树里门口,躺满了尸体,还有正在哀嚎的里民,密密麻麻躺着六七十人,鲜血染红了夯土地,时不时飞来几只老鸹(乌鸦),啄食地面的尸体。
榖树里发生了一场械斗。
死伤了足足七八十人!
此处,可是京畿的霸陵邑,当是一桩引起廷尉震动的大案。
最让义纵三人惊愕的是。
郭解几人却是安然无恙的骑着河西马,身上没有沾染一点血迹,看来与这场械斗无关。
义纵暗自松了一口气。
死伤几十人在酷吏看来只是一件小事,不过,一定要符合汉律。
任何一名酷吏罚没豪强的家产,杀了负隅顽抗的豪强族人,手中都会拿着一本汉律。
依法办事。
酷吏最是忌讳知法犯法。
郭解看到妻弟义纵脸上的神情,怎会不知他的想法。
任何抓捕都要符合汉律的规定。
也就是一定要程序正义。
酷吏全是熟读律法的人,赵禹、张汤更是制定法律的人。
赵禹制定了《朝律》。
张汤制定了《越宫律》。
全是影响了两汉数百年的重要法典。
酷吏遵守汉律,也是因为树敌过多,只要违背汉律,很快就会遭到无数官吏的攻讦。
郭解轻笑道:“榖树里的里民,因为争抢家产打了起来,躺在地面的几十人,全是同族人下狠手,比本吏都狠呐。”
义纵笑了:“看来,赵公的上计,又能多出一批粟米。”
“郭解!”
杜君敖一脸呆滞的坐在地面,皂练袍沾染了族人的鲜血,突然凄惨的悲鸣起来:“我要砍下你的狗头,给榖树里的族人报仇!”
杜君敖抓起地面的二尺剑,满脸泪水,朝着郭解扑了过去。
“砰!”
“砰!”
寺互狱的狱小史一直盯着杜君敖,避免刑徒突然暴起伤人。
狱小史碰到刑徒暴起的经历,很丰富,只是瞧了一眼杜君敖,敏锐觉察到他有着伤人的意图。
狱小史甩出铁尺的时机刚刚好,直接砸在杜君敖的膝盖,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