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杜医曹宅院的牧奴,因为拖欠了廪给,又无处索要,得知我搜集杜医曹的消息,毫不犹豫说出杜医曹的动向。”
廪给相当于工钱。
郭解摇了摇头,看来春秋年前那位没有分给车夫肉吃的将军,还是不够警醒一些蠢货。
刁难谁也不能刁难已经很苦,没有任何退路的穷苦人。
杜医曹好歹是省卫计委的头号领导。
缺一个牧奴的工钱吗?
显然不缺。
最后却因为一个牧奴栽了跟头。
着实可笑。
“走。”
郭解直接披甲,骑上河西马:“前往霸陵邑抓人,抓走杜医曹过来鞫狱。”
长安的都亭只能在亭内披甲。
一旦离开都亭,就会触犯长安官寺的法令。
郭解、莽通两人披着红绦扎甲,一名军假吏带着十名材官,披挂红绦扎甲跟在后面。
招摇过市。
却不会有任何的责罚。
郭解现如今是郡邸长,只要是涉及郡邸、国邸的案牍公务,别说是披挂甲胄离开官寺。
就算离开长安。
离开右内史。
照样是没有人有异议。
郡邸长带来的最好好处,就是郭解当官的自由度变得极高。
霸陵邑在长安以东的灞水东岸,此地是长安的冲要,凡是从西、东两方出入峣、潼两关,必定经过灞水和霸陵邑。
灞水修建了一座灞桥,长安的九市十六桥之一,灞桥宽五丈,东西三百步,桥洞数十个,桥柱子数百,梁一百余。
桥东、桥西都有堤激,还立有石柱。
筑堤五里,栽柳万株。
当前是早春时节,下雪的冬季已经过去,郭解骑着一匹河西马来到灞桥的桥西,路上的安车、敞车瞧见红绦鱼鳞甲,急忙避让,一路上畅通无阻。
即便是拥挤的灞桥,挤满载货的敞车,依旧让开一条通道,等着郭解的河西马过去。
“呸!”
卫广吐掉嘴里的柳絮,不耐烦的说道:“早就听闻灞桥的柳絮很多,未曾想漫天都是,着实烦人,应该把东西堤岸的柳树全部砍了,若是走水,不知惹出来多大的火势。”
早春时节,柳絮飘舞,宛若飞雪,飘荡在灞桥的两岸。
郭解心道,这就是未来的关中八景之一灞桥风雪。
不过,卫广说的很对,漫天飞舞的柳絮容易造成火灾。
郭解和卫广一样,没有文人的无病呻吟,整天这雪那雨,妥妥的实用主义者,认为应该砍掉灞桥两岸的柳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