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
唐军兵卒,基本每人一张弓,而这点也被高骈完全复制给了东川军。
正因如此,单论弓手而言,唐军的弓手比此处六万大礼蛮军还要多。
箭如飞蝗,不断落入山岭间,而扑子蛮与裸形蛮也在交锋中落入下风,不断中箭跌落谷道。
“咚咚咚——”
忽的,前方传来擂鼓之声,大礼的蛮军已然列阵攻来,距离东川军不过百步。
“弩手去贼一百步发箭,弓手去贼六十步即发箭。”
“贼至二十步内,即射手、弩手俱舍弓弩,先络膊,将刀棒自随,即与战锋各队齐入奋击……”
“杀!杀!杀!”
高骈有条不紊的遵照唐军对敌大阵来指挥,而大阵对敌考验的是兵卒素质。
不得不说,高骈将东川将士操训不错,尤其是东川基层的将领。
那些都将、列校们站在阵中,目光如炬,声音沉稳而有力,穿透了战场的喧嚣:
“弩手,百步发箭!弓手,六十步发箭!战锋队,准备接敌!”
手执弓弩的东川兵卒在接到军令后,迅速执行命令,箭矢如雨,密集地射向逼近的蛮军。
蛮军士兵在箭雨中倒下,但后续的部队依旧如潮水般涌来,毫不退缩。
他们的重铠在阳光下闪烁着黑光,他们纷纷肩扛短矛,朝东川战锋队投去。
投矛发出刺耳的破空声,不少东川兵卒被投矛射中,一口气缓不上来而栽倒。
“杀!杀!杀!”
东川军的战锋队齐声呐喊,长枪如林,直指蛮军。
双方在谷道中激烈碰撞,长枪碰撞交错,枪杆不断发出碰撞声。
前排的士兵倒下,后排的士兵立即补上,战斗异常惨烈。
高骈的目光始终紧盯着战场的变化,不断调整队列。
在这种狭窄的地形中,一旦前军崩溃,整个阵线便会土崩瓦解,因此他必须确保每一名士兵都严格执行命令,保持阵型的稳固。
“拖走伤员!后排补上!”
都将与列校们的声音再次响起,不少因为射箭而手臂酸痛的东川兵卒迅速将前排战锋队倒下的同袍拖到后方。
后排的士兵则立即补上空缺,继续与蛮军厮杀。
这种高效的战场调度,正是高骈平日严格训练的成果。
与此同时,蛮军的扑子蛮和裸形蛮依旧在两侧山岭上骚扰,试图分散东川军的注意力。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东川军的弓弩手们早已熟悉了这种战术。
无需瞄准,他们只需要按照都将与列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