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拓跋怀光那颗斗大头颅摆在他面前时,他脸色依旧平静,抬头对两名校尉询问道:
“俘虏了多少兵马?”
“回禀节帅,俘虏了二百多精骑和五百多甲兵,其它不是死了,就是伤重被补刀了。”
两名校尉作揖禀告,刘继隆听后颔首:
“把拓跋怀光的头颅腌制好,送往长安报捷,就说收复鄯州了。”
“报捷走河州那条道,路过龙支时,把拓跋怀光的头颅给尚摩鄢看看。”
拓跋怀光虽勇,但还不被刘继隆放在眼里。
只有尚婢婢这种有分量,能影响到他计划的人,才能入他现在的眼。
这般想着,他也率领军队继续前往了湟水。
剩下十余里路,不过走了一个时辰便抵达了。
他留下陈瑛与两个团的兵马,以及三千民夫在此丈量田亩,安家落户。
随军的九千民夫中,有七千多是山南、剑南等道的青壮饥民。
按照此前刘继隆与高进达商议的结果,这七千多青壮饥民将会在鄯州安家落户。
这还只是安置在鄯州的第一批百姓,后续还会有几批饥民会被安置到鄯州。
除此之外,刘继隆还准备迁徙部分鄯州番口前往渭州和兰州。
不然以鄯州近两万番口的数量,起码要安置两万汉口才能中和当地的人口。
湟水县内的番口被迁出数千人前往了鄯城,这些人在半道上被李骥截获。
消息送来时是半夜,刘继隆闻言不假思索道:“把这几千口番人分为三份,分别迁往兰州的五泉县,临州的长乐县和渭州的渭源县。。”
“另外让李骥继续向鄯城进军,把鄯城给我围住!”
“是!”张昶作揖应下,随后派轻骑前去通知李骥。
翌日卯时,刘继隆率领四千余名步卒及六千名民夫驰往鄯城。
路上,他们遇到了被俘的番兵和四千多口番民。
这些人将按照刘继隆的吩咐,迁往三州治下的三个县。
五千多名番人,平分三份后,也不过千余人,倒也影响不了三个县的人口情况。
刘继隆匆匆瞥了一眼,便带着大军继续向着鄯城开拔而去。
不得不说,鄯城的许多番将对于拓跋怀光倒是很忠心。
李骥包围鄯城后,城内的六百番兵及上万番民拥护拓跋怀光的长子拓跋隆业为主,向吐谷浑地区突围而去。
由于牛心川和鄯城地势险要,李骥只能等待刘继隆率步卒前来。
刘继隆率军抵达后,借助云车,陇右军很快登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