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走入内堂,俞从晖欣喜跟上脚步,不多时便跟着刘继隆走入内堂坐下。
“这杨知温是个什么出身?”
入座后,刘继隆便询问了这杨知温的身份,而俞从晖也连忙解释道:
“这杨知温乃虢州弘农杨氏出身,前朝会昌四年登进士第。”
“只可惜刚刚登进士第,便因为其母病逝而回乡守孝三年。”
“待守孝结束,先帝驾崩,至尊即位后不喜先帝留下诸臣,这杨知温便投入礼部侍郎封敖门下。”
“封敖不得至尊所喜,因此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杨知温以参军身份入山南西道衙门任事。”
“那封敖年老,担心节帅举兵攻入山南西道,因此特意命杨知温与节帅联系,这才找到了某的身上。”
俞从晖简单说清楚了封敖、杨知温的关系,刘继隆便问道:“那杨知温人在何处?”
“他在兴州等待某的消息。”俞从晖连忙回答。
闻言,刘继隆沉默片刻,半响后才说道:
“依你之见,我若是接见这杨知温,这杨知温是否会准许我迁徙饥民进入陇西?”
“这……”俞从晖咽了咽口水,他一介商贾,怎么敢讨论这种事情。
只是他想了想自己的身份,他身为陇西的牙商,自然要为刘继隆做事。
刘继隆强壮,他才能继续做生意,若是刘继隆栽倒,那他也会被朝廷清算。
想到这里,俞从晖这才说道:“封敖老迈,若是有杨知温帮忙说话,即便不能直接迁徙饥民,我们也能用别的法子把饥民带来陇西。”
“别的法子?”刘继隆好奇看向他,俞从晖也连忙解释道:
“无非就是把饥民打入獠蛮的奴籍,然后成批带往陇西。”
“只要封敖、杨知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某等再打点好沿途各州,大概不会出问题。”
“只是这打点少不了,每个人数百钱乃至上千钱都有可能。”
俞从晖把事情说了个清楚,刘继隆听后眼前一亮。
在他看来,别说数百钱换一个人,就是两贯换一个人也是赚的。
三川的饥民数以万计,但凡能带回两三成,都足够刘继隆同化番人。
这般想着,刘继隆目光重新回到俞从晖身上:“某需要你派人为我走一趟,请杨知温来复津与我会晤。”
“节帅放心,某定会派人将杨知温接来复津的!”俞从晖连忙行礼。
见状,刘继隆继续道:“你若愿意,便将你的家眷接往临州狄道,某令人安置他们。”
“待我与杨知温会晤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