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的同时,李骥也将他们带来的炒茶分给了这十余名商贾。
这些商贾倒是不曾见过这种茶制品,他们放在口中咀嚼,片刻后又在李骥行云流水的泡茶动作中,见到了炒茶变为茶水的过程。
炒茶的萌芽在唐代,可完整的制茶手艺却要等到明代才能完善。
对于陇西的炒茶,商贾们大多抱以新奇的态度来品尝。
当苦涩的茶水进入口腔,众人眉头微皱,直到茶水回甘,他们的眉头才慢慢舒展,随后眼前一亮。
“不错,这炒茶别有一番滋味。”
“若是作为商货流入山南、剑南等道,假以时日,必然会成为贵品。”
任何一种商品流入市场,前期都需要大量的宣传的投入,但这群人恰好有钱又有人脉。
对于他们来说,推广炒茶并非是什么难事,而挽马、乘马和羊群更不用说,都是山南道和剑南道紧俏的货物。
只要刘继隆出售,他有多少,他们就能收多少。
“诸位既然满意,那我们便定下时间和地点。”
刘继隆面对众人商量道:“井盐依旧在成州买卖,而炒茶却是需要到武州买卖。”
“至于挽马、乘马和牧群,则是需要前往临州买卖。”
“不过请诸位放心,武州不出一个月便是我的囊中之物,届时我治下的河临渭兰成武等六州之地,官道必然畅通无阻,不存在有番贼、草寇对诸位造成威胁。”
“除此之外,诸位但凡要出发,我都会派甲兵礼送出境。”
他与诸多牙商讲好条件,随后继续说道:“诸位这次来成州,有的生意做成了,有的没有。”
“今日我既然摆宴,那就先把生意敲定。”
刘继隆从身旁军吏手中接过文册,随后开口道:“成州尚有二千四百六十六担盐,按照此前价格,每担百斤,每担八千三百钱,诸位看看能吃下多少?”
“我要五百担!”的山南西道俞从晖率先开口要走了五百担。
见状,剑南道的王焘,山南东道的任泽,吴俊等人先后将剩下的一千九百余担瓜分。
不多时,刘继隆手中便多了两万四百六十余贯钱。
生意敲定,庖厨也准备好了菜肴,刘继隆当即命人传菜。
很快,正堂内四张桌子摆满了炒菜,而诱人的香味与炒菜的口感,无疑让这些走南闯北的商贾拍案叫绝。
刘继隆见状,也干脆说道:“我需要在外经营酒肆,若是诸位愿意合作,我出庖厨,诸位出人脉和钱粮,我们将酒肆开满剑南、山南等道如何?”
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