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好,希望日后河西的百姓都能过得如此吧。”
刘继隆唏嘘一声,马成却咋舌道:“虽说比以前好了太多,可比起山丹还是有太多不足了。”
马成跟随刘继隆东征后,基本都是在山丹和战场待着,一直没有回来过。
正因如此,他并不知道别的地方是什么治理水平。
如今一看,他对自家刺史的敬佩更深了。
酒泉与山丹百姓的精神面貌明显不同,山丹百姓只要身体健康,身上多少都会有些赘肉或腱子肉,雷打不动的在春种、秋收期间发新的夏衣和冬衣。
除此之外,城内不少烈属读书写字,军营也有扫盲班。
扫盲班的山丹军人常常在回家之后,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自家兄弟和孩子,将知识扩散出去。
正因如此,街头时不时可以听到孩童嬉戏玩耍间背书或背乘法表的声音。
倒是在这酒泉城,虽说百姓面貌比曾经来说变了许多,却始终不如山丹那边来得饱满。
“要求不要太高,这年头能吃口饱饭,穿衣蔽体就已经很不错了。”
刘继隆对自己治下的城池要求很高,但对于别的地方反倒要求不高,因为他知道要求高了也没有用。
要求再多,当地也不会改变。
只有他自己开始治理,才能将当地改变。
现在的他管不了山丹以外的地方,所以他不管怎么说,都像是在吐槽酒泉的吏政。
谈话间,二人也来到了衙门门前。
马成先一步下马取出鱼符表露身份,随后解释道:“我家刘刺史受召而来,劳烦请通传一声,再喂好我二人的马匹。”
“刺史、别将里面请!”闻言的班值伙长连忙将二人引进衙门,同时派人将他们的军马照看起来。
二人走入衙门内,穿过院子后在正堂坐下。
不多时,脚步声便从长廊传来,而出现之人却令二人感到诧异。
“刘刺史、马别将,多日不见,可还记得高某?”
高进达的身影出现在了二人眼前,二人连忙起身朝他作揖:“高转运!”
“哈哈,不必拘泥礼数。”
对于能见到刘继隆,高进达十分高兴,他上前扶起二人,并扶着二人坐下,笑着说道:
“本以为你我二人无缘,不曾想节度使传召刘刺史前来,这还真是缘分。”
闻言,刘继隆笑了笑,随后疑惑道:“节度使呢?”
“节度使?呵呵……”高进达苦笑道:“你们来的太早了,如今才是正旦第三日,估计节度使他们才出发两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