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已使山丹人丁骤增,兵强马壮。”
“假以时日,恐怕淮深仅凭甘州之力,便足矣收复凉州。”
闻言,张议潮也不免颔首道:“确实如此,但东进还是越早越好。”“嗯?”见张议潮说的和刚才说的不一样,张淮溶疑惑道:
“可刚才叔父您才说了东进过早,时机未到,怎么如今……”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可张议潮却笑道:
“我若不这么说,他们会这么众志成城吗?”
张议潮一边说着,一边示意张淮溶看外面。
听着外面的嘈杂声,张淮溶这才反应过来:“叔父是想让他们着急,而后拧成一股绳后再讨论东征事宜?”
“嗯……”张议潮轻抚短须,随后起身将文册放在书架之上,同时说道:“东进之事宜早不宜迟。”
“我们才拿下伊州不到半载,他们便把沙州搞得乌烟瘴气。”
“要是能早早拿下凉州,他们兴许能消停一两年。”
“但拿下凉州难度颇大,举我河西之力,如今也不过仅能拉出六千甲兵。”
“东征期间,还得防备西域、甘州的回鹘作乱,还得留守足够多的甲兵才行。”
“如此一来,我们又能拉出多少甲兵东征呢?”
“若是只有四千余,即便淮深与这刘继隆配合默契,恐怕也要耗费数年苦功。”
“因此,东征时机确实未至,但东征也应当尽早。”
张议潮转身拿出一本文册翻阅,看了其中内容后又继续道:
“我们手中有五州之地,但肃州和甘州都产铁。”
“那凉州虽然也产铁,却并不如我们产出高。”
“若是刘继隆汇报属实,那仅山丹与酒泉两座城池,便可年产甲胄一千套。”
“待到两年后的今日,我军亦有甲兵八千余。”
“届时留守千余甲兵,其余七千尽数派出东征,则凉州可复。”
张议潮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张淮溶听后也连连点头。
“两年时间倒也不长,估计外面那群家伙也熬得住,需要把消息散出去吗?”
“不必。”张议潮摇头道:“先晾他们半载,半载后再说吧。”
“是……”张淮溶颔首应下,但紧接着他又道:
“眼下山丹成了肥肉,恐怕这群人都想去占些位置,以此累功,日后好占据凉州高位。”
闻言,张议潮依旧沉稳:“你怎么看?”
“侄儿……”张淮溶思索片刻,随后才道:“侄儿也不知道,但侄儿明白一件事。”
“山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